第十九章 高皇後,高夫人(2 / 2)

打著抗清扶明,嗯,現在應該是反清複明的旗號,卻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名義,如何能安定軍心,如何能招兵擴軍?

自永曆父子在昆明遇害,大明在**上已經死亡。為什麼而戰,繼續戰鬥還有什麼意義,便成了明軍最大的困擾。

其實,這不僅是夔東明軍麵臨的困難,也是所有抗清武裝要解決的問題。

按理說,當時最有實力的抗清武裝非鄭氏莫屬。另立新君的話,也是他們最有資格,最有條件。

因為寓居台灣或金門的宗室人數不少,如瀘溪王朱慈曠、巴東王朱江、樂安王朱俊、舒城王朱著、奉南王朱熺、益王朱鋯、寧靖王朱術桂等人。

但這些藩王都屬於遠支皇族,並且名望普遍較低,不足以承繼大統、號令全國。且魯王朱以海病死,最有資格的候選人也沒有了。

這可能隻是鄭家不立新君的一個原因,他們還可能不想因為公開擁立朱姓皇族為帝,而成為清朝首要打擊目標。

清朝以異族入主中原,自身正統性嚴重不足,因此十分在意名號問題,但凡發現有稱王稱帝者,必然要竭儘全力予以消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