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嶽高興之餘,也知道即將到來的反擊作戰,關係到明軍的生死存亡。敗了就那個,那個吃席。
“不管怎樣,這已經是好的跡象,至少有四家是精誠團結,號令統一。”李嶽嘿嘿笑道:“這全是黃先生的功勞。”
嗯,這一點黃立倒不用謙遜。曆史已經改變,總歸是好的。但軌跡偏離還要更大,大到足以逆襲獲勝。
現在的形勢,已經是最低穀,再怎麼折騰,也不會更壞,還能掉進十八層地獄不成?
已經是敵強我弱的局麵,各家還守著各家的地盤,既分散,力量又小,怎麼抵擋清軍的進攻?
“茅麓山方圓百裡,山林密布,地勢險要,足以抵擋數倍清軍的猛攻。臨國公和益國公將家眷遷來,比較安全,讓將士們也沒有後顧之憂。”
黃立一邊說著,一邊拿出自己這些日子以來寫下的兵書要義,封麵上四個大字“武穆遺書”。
李嶽目不轉睛地盯著這幾張紙,很想知道三太子這些日子在寫些什麼,應該是很厲害的東西吧?
**的顆粒化改造,坑道爆破的威力,還有什麼配重式拋石機、木炮、**,都是令人感到震驚的犀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