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已經做好準備工作的明軍開始行動起來,大批船隻載著李來亨和兩萬多軍隊,以及大量的糧草物資,順流而下,返回興山。
黃立和劉體純也率軍登船,載著糧草物資和五千俘虜,溯江而上,向著重慶進發。
黨守素、塔天寶也率部開拔,帶著三千俘虜作為輔兵,沿岸西進,直撲奉節。
趁著四川清軍虛弱,連續作戰是不可避免的。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各部將領都明白這一道理,也絕不拖遝。
接連兩場大捷,明軍的士氣正旺,通過繳獲的盔甲武器,裝備也得到很大提升,更增強了幾分戰力。
信心的暴漲,使得明軍將士們鬥誌高昂,對不斷的勝利,充滿了渴望。何時有過如此攻必克、戰必勝的輝煌,那種振奮的情緒令人瘋狂。
瞭望著浩浩蕩蕩的船隊沿江而上,消失在視野之外,黨守素才轉過頭來,催動戰馬,揮動手臂向前猛地一指。
旌旗招展,號帶飄揚,三營明軍昂然出動,鏗鏘前進。大小車輛隨行,拉開了數裡的距離。
“依三太子火德之威,重慶必下。”塔天寶與黨守素並馬而行,非常篤定地下了結論,“以川西、川東、川北為根據,也將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