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
劉體純和黃立前往攻打重慶,還留下了二十餘條船。蔣尚膺、張公誨和鄭國元帶著幾百兵回到建始,立刻分頭行動,號召並幫助軍民遷徙。
在蔣尚膺等人看來,建始和施州發展潛力有限,且與土司矛盾較深。
隨著清廷占據天下已成定局,包括曾經親明的容美、酉陽、石柱等土司都已歸附,態度日漸惡劣,與明軍時有衝突。
與其如此,不如遷到川東或川西,發展空間很大,且比較穩定。同時,王戎旗所率領的軍隊,也能與各自的眷屬團聚,有利於穩定軍心。
“這麼快?”當蔣尚膺收到收複重慶的消息,表現出了超過黨守素、塔天寶的訝異之色。
張公誨嘿嘿笑著,在水盆裡洗去滿臉的塵灰,不緊不慢地擦乾水,才坐下來。
喝了口水,他緩緩說道:“這有什麼奇怪的,清軍主力在巫山被消滅,地方守衛空虛。再說,還有三太子坐鎮指揮,重慶一鼓而下,很正常。”
蔣尚膺看了張公誨一眼,很奇怪。最早見到三太子的好象是他吧,還促膝長談過,這家夥怎麼比自己還要信任三太子的能力?
甩開思緒,蔣尚膺說道:“那咱們得加快速度,把這個好消息曉諭軍民,再加上優惠政策。到了川東或川西,一人給他百十畝地?”
張公誨頜首道:“這個辦法好。但那裡是四川,你是巡撫湖廣鄖襄、承德、荊辰、常灃等處地方吧?”
“事急從權,本官會向三太子稟報。”蔣尚膺突然停住了,眨巴著眼睛,苦笑一聲,說道:“這事兒,要向誰請示彙報,或是立下章程,還真是個問題。”
張公誨也明白過來,不由得輕撫額頭,苦笑不止。
現在的各家明軍,不僅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在行政上也是各自作主,沒有一套固定且有權威的領導班子。
雖然眾人都認定黃立就是三太子,但人家現在是自稱先生,向他請示彙報,沒那個名義呀!
好半晌,張公誨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先定五十畝吧,賦稅呢,就按明初太祖所製,繳納一成吧!一下子給得太多,恐怕讓三太子難做。”
明朝田賦的基礎是兩稅製,每年農曆八月的夏季稅,秋收第二個月再征收秋糧稅。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祖製,除了江南地區之外,全國其他地方農民的稅負並不算重,大部分稅率是預估總收成的5%至10%。
江南地區之所以成為例外,是因為朱八八當年在爭奪天下的時候,與盤踞江南的割據勢力張士誠打得你死我活。
後來張士誠被滅,朱元璋認為張士誠之所以能負隅頑抗,皆因得到江南百姓支持,因此便下令在江南地區征收高達20%的懲罰性稅率。
總體來說,明朝前期農民的稅負壓力不算大(江南地區除外),這主要得益於朱元璋定下的祖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