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不愧是能夠抗擊蒙元三十餘年的堅固堡壘,設計得相當精妙,幾乎沒有弱點。
特彆是水軍碼頭,就在前山腳下的嘉陵江邊,分為東、西兩大部分,總長四百米。兩側以城牆屏障,後有一道高二十米的自然山崖為退守防線。
碼頭的東部為自然港灣,供水軍戰船停泊;西部是前伸至江邊的碼頭平台,巨石壘砌,由五層平台構成,以安置**、炮,修造戰船和將領指揮作戰之用。
水軍碼頭與南外城結構緊密,連成一體,構成釣魚城主城之下山地和江岸的綜合防禦體係。
“此地最為重要,堅守不失方能控扼江麵,阻止敵軍順江東下。”黃立伸手指點著,“拋石機、輕重火炮、火箭炮在平台上依次布放,要形成梯次打擊。”
眾將紛紛出言讚同,並提出不少建議,差不多都形成了大致的防禦方案。
黃立很喜歡這樣相對平等的討論氛圍,平常就有意如此,使得他和古人的思維能夠相互接近,最終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