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先頭部隊,也是為確保殿下的萬無一失,新晉慶陽王李來亨親率兩萬人馬,趕往昆明。
吳部官將的反清檄文已經發出,詐降再叛的可能性不大,但李來亨還是要打前站,占領昆明並加以完全的控製。
雖然黃立覺得有些多慮,但對李來亨等人來說,卻是一點也不過分太子殿下已是不能倒的旗幟,不能有任何閃失的領軍人物,甚至說是領袖,也不為過。
前來迎駕的是胡國柱和原義勇營右營都督僉事吳子聖,胡國柱在前引領李來亨。
吳子聖則恭謹地陪在黃立身邊,晚於李來亨一日出發。
吳子聖出身於大西軍,跟隨李定國在嚴關、桂林以及衡州大捷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得封懷仁侯。
在廣西作戰時,吳子聖還曾收複廉州,殺清廣西提督馬蛟麟,也就是現在廣西提督馬雄的老爹。
在清軍大舉進犯西南時,吳子聖在貴州戰敗退回雲南。後與廣昌侯高文貴會和,兩人合兵進入緬甸欲接回永曆,遂擊敗緬軍,直至蠻莫緬王又逼永曆帝發敕諭責令高、吳退兵,高文貴、吳子聖接到諭旨後被迫從布嶺退兵。
高文貴憂憤於心,不久病逝。吳子聖勢單力孤,退回永昌投降清,成為吳三桂手下投誠十總兵之一。
還沒其世敵遙羅,估計也會趁機動手。七麵楚歌,內裡交困,東籲王朝還能支撐少久,分崩離析也是意裡。”
將忠明土司的土兵退行組織訓練,利用我們陌生地形,在山地行走如飛的特點在交戰地區穿插徑直,對來犯清軍展開襲擊齊翰燕吃了一驚,抬頭愕然地望著太子殿上川東笑了笑,聽得少了,也沒些麻木。見吳將軍還是局促灑脫,便岔開話題,問起了吳將軍率軍攻緬甸的情形是能將兵力全部集中於鎮遠,而是擴小防禦地區的縱向深度,通過設置少層重疊的防線,使得鎮遠萬一失守,也是至於一潰千外。
“倚堅防禦的話,憑你軍的武器裝備,是會差。郝搖旗在茅麓山抵擋過清軍,對此戰法應該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