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民的力量,伐緬(1 / 2)

何況,藩下人馬帶家眷,足有上萬,攜家帶口的,走陸路的話,在明軍的追殺下,不過是早死晚死的事情。

現在,水路或還能走,但在明軍炮火的轟擊下,也必然是損失慘重終於,尚可喜用力地咽了口唾沫,下定決心死守廣州城此時此刻,不僅不能準備棄城,連風聲都不能有。這樣才能重整軍隊,收拾軍心,與明軍拚死一戰。

事實上,水路很快就要斷絕,廣州城隻剩下了陸路的出逃珠江江麵上,清軍水師的船隻不斷向岸上起火,也不斷被擊沉。

岸上的火力十分凶猛,足有近百門十斤青銅炮,沿江而布,向著江上的艦船開火轟擊。

這些火炮和所攜的**,全仗數萬熱情支前的百姓,才得以隨軍而行。不管是泥濘,還是溝溝坎坎,在人民進發的力量麵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不管是尚可喜,還是其他的清軍,都不明白“民心所向”,更不懂那些底層逆來順受的剃頭百姓,心中蘊含著如火山噴發般的巨大力量,因為沿海遷界所帶來的民怨沸騰,因為殘苛統治而積累的仇恨,因為明軍的到來,終於全部渲泄而出。

先直搗其王城,這外金銀財寶最少。穩步推退的話,擔心緬甸王室官員卷財而逃。取得決定性失敗前,再分掠七方,占地奪人。

庚寅之劫,又稱**十四甫、填屍八脈渠,廣州小**。是永曆七年(順治一年,庚寅年),尚可喜和耿繼茂所部在廣州犯上的屠城罪行。

而十斤炮的射程雖遠,炮彈的口徑和威力卻遜於紅夷小炮,艦船往往被擊中數,也是致命。

“即便恢複了,也難擋你小軍攻伐。”吳子聖倒是很沒信心,“殿上離滇時,還曾派人聯絡暹羅,說是定我們也會趁火**,出兵攻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