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商量出版、慕容柏(1 / 2)

一個月沒來,城裡有了一點變化。

或許是因為傅文鈺今天穿了一件周氏新做的書生袍,看起來就是個讀書人的緣故,他一下牛車就遇到了一個書販。

來人背著一個書箱,笑容滿麵地對傅文鈺道。

“這位小哥定是讀書人吧!”

“我這兒有上好的筆墨紙硯,買多了還有送,小哥你要不要來上一些?”見傅文鈺不感興趣,他又道:“筆墨不需要,那書呢?”

“我這兒有……”

他說了幾本常見的書名,見傅文鈺還是不感興趣,甚至想要離開,於是急忙伸手將他拉住,“誒誒誒,彆走啊。”

“我有好東西!”

“柳州小報要不要?這玩意現在可是真正的稀罕物……”

“柳州小報?”傅文鈺停住了腳步,這份小報的確是他進城的目的之一,於是他感興趣地道:“那拿給我看看。”

因為傅家村離柳州城有點遠,來回要一個多時辰,所以張二送完第一張小報後就沒有繼續給他送了,傅文鈺也很好奇它現在的情況。

書販見他感興趣,馬上就拿出了幾份。

“看小哥你這副模樣,肯定是聽說過這新鮮玩意兒的吧?我跟你說,我這裡有全套的,從上頭開始登話本的那一張開始,一直到昨天的那張,全都有。”

“小哥你想要幾份?”

“給我最新的那張就好。”傅文鈺隻是想看一下一個多月過去,小報發展到哪個階段了,所以對舊的不感興趣,隻想看最新的。

書販的報紙同樣是十文錢,傅文鈺拿錢換了一張,然後就翻看起來。

總體而言,這最新的一張和第一張沒太大區彆。

在上麵打廣告的店鋪名字換了幾家,並且有府城之外的其他縣城店鋪。但最讓他意外的是,最新的這一份報紙上竟然隻有他的話本,以及三柳先生的《樵夫》,孫秀才的那篇《東廂記》則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則是另外一本他沒有讀過的話本。但在他的記憶裡,《東廂記》比《樵夫》都要更長一些。

帶著這個疑惑,傅文鈺來到了開元書坊。

張掌櫃苦笑道:“哎,孫秀才不願意將話本印在上頭。”

接著他便簡單解釋了一下,原來孫秀才是一個真正有秀才功名的人,雖然久試不中,但他覺得自己總有一日必是能中舉的。所以一直以來便有些高傲,‘柳州小報’改版後因為很便宜、很新奇,就引發了大量討論。

在唐員外的推動下,很多人不管感不感興趣,都樂意掏錢買上一份,或者就拿著最初贈送的那一份,跟好友們談論。

如此一來,柳州小報流傳就廣了,就連販夫走卒都能說上幾句上麵的內容。

而其中,上麵的三篇話本引起的話題最多。

三柳先生的《樵夫》,因為寫得好,並且早就開始販賣了,很多人都看過,所以讚譽的人雖多,但討論度不廣。

討論度最廣的,是傅文鈺的《鳩占鵲巢:真假少爺難分辨》,彆看他的書名和筆名都奇奇怪怪的,但真的很受歡迎。

原因之一當然是他的話本不咬文嚼字,亂掉書袋,隻要是識字的人都能看懂,讀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貧富貴賤。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話本處於連載期,讀者們都不知道後續內容。正因為不知道,所以才會討論、爭執、猜測。如此一來,話題度就高了,自從張狗剩和張父入城那段劇情刊登出來後,基本上每個茶館都有人提起這篇話本。

挨罵最多的,則是孫秀才的《東廂記》。

“孫秀才的話本,曆來都是喜歡的人奉為圭臬,厭惡的人恨不得處之而後快。”張掌櫃搖頭道:“這一次便是如此。”

“喜歡的人是真喜歡,厭惡的人也是真厭惡。”

“前些日子,有人在茶樓將《東廂記》批了一通,還說孫秀才寫出這種東西,定如書裡的人一般,是個沽名釣譽,隻會讓家裡的娘子掙錢給他花的偽君子。這些話估計是傳到了孫秀才的耳中,所以他便找上門來了。”

張掌櫃的意思,是孫秀才覺得將話本刊登在柳州小報上,降低了他的話本的格調,於是不準柳州小報再印他的《東廂記》,還說那些下等人不配看。

於是書坊的人隻好換一本。

傅文鈺:“……”

他沒想到居然還有人不愛流量,這個孫秀才難道不知道這種方式能夠迅速擴大名氣,使話本作者獲得更多的好處嗎?

知道的人越多,買的人才越多啊。

至於挨罵,哪有作者不挨罵的,哪怕一點衝突不寫,也會有人罵平淡。

等《真假少爺》的後續劇情出來,傅文鈺也不敢保證他不會挨罵。不過《東廂記》撤了也好,那劇情就不是正常人該看的,這樣他以後再把報紙帶回去,就不用特地囑咐妹妹不要看孫秀才的文,看了也不能信了。

傅文鈺感慨了一會兒,然後把這事放一邊。

他把自己的存稿拿了出來。

“張叔,這是我話本的剩下部分,你看一下。”他這次拿過來的,是剩下的所有存稿,一共九萬餘字,擺在桌上是厚厚的一遝。

“賢侄你全部都寫完了?”

張掌櫃驚喜地翻看起來,作為一個書鋪的掌櫃,他的閱讀速度自不必說,隻略一翻看便發現發現傅文鈺拿過來的這部分,質量比之前那四萬字還要好。並且其中的一些人物、一些情節、一些話語都蘊含深意。

而且結局也處理得很好,並沒有什麼不妥的。

“好,好哇!”

他不舍地放了下來,對傅文鈺道:“如此一來,賢侄你這本話本,就全部寫完了。明日我便安排人印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