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尋常的日子。
傅文鈺原本正在家中跟傅文樹等人算賬, 準備將這次在京城賺到的錢分一分。
按照最開始的計劃,武術隊的所有收入在扣除了成本之後,剩下的就按照三三四的比例進行分配。傅文鈺三、留在賬上三、其餘人分最後的四成。
傅文鈺的三成是他又出平台又出力的結果, 是他應得的, 至於賬上的三成則是一些固定支出, 比如衣服、佩劍以及外出用飯等等,最後的四成按照貢獻比例進行分配, 是武術隊成員的月薪。
在去京城之前,這樣的模式已經進行過兩次了。
因為場麵的火爆, 之前兩次中哪怕是武術隊中貢獻最低的, 也都分了十幾兩銀子。第一次分錢那天所有人都興高采烈, 興奮不已。哪怕傅文鈺再三囑咐要低調, 要財不外露,村裡的其他人也能從各家豪爽割肉、接連定下婚事, 或者添了新衣, 打算建新房等等看出一些端倪, 知道他們掙錢了。
所以第一次分錢之後,傅家的門檻差點被踏平。都是想走後門,把自家孩子, 亦或者自己塞到武術隊裡麵去的。其中不但有傅家村本村的人,還有臨近村子的人,以及一些遠房親戚等等。
但傅文鈺知道武術隊不能長久, 所以通通拒絕了。
事情也是如此, 等話本完結,也就是他們從京城回來之後,“武俠”的熱度就開始降低了,每天能掙到的錢也越來越少。
“如果我們每個月都能掙這麼多錢就好了。”數著分到手的十幾兩銀子, 傅文河忍不住感歎。
武術隊的其他人默默點頭。
他們這幾個月,已經掙了幾十兩銀子了,而往年這個時候,他們要麼是在地裡乾活,要麼到城裡打零工,累死累活的一個月還掙不到二兩銀子。
所以此時此刻,他們都衷心希望這種好日子能久一些,再久一些。
張二便是這個時候過來的。
他將門敲得砰砰響,“文鈺,文鈺快出來,大事,發生大事了!”
“趙大妞找到了!”
因為時間太久,出來開門的傅文鈺一時間竟沒想起來這人是誰,疑惑地反問:“什麼趙大妞,我不認識。”
“對,你的確不認識她,。”張二高興得嘴都咧開了,直接把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但你認識她娘!”
“你還記得嗎?”
“當初你在書坊門口擺攤的時候,有一個走失了女兒的大嬸來找你,想讓你寫她找到了人,結果還真找到了。”
傅文鈺仔細回想,“那位在元宵節走失,穿了一身紅棉襖的?”
“對對對,”張二道:“如今他們家把人找回來了。你說巧不巧,那個大妞被賣到了彆的地方,但你不是在柳州小報上寫了她走失的事嘛,還仔細地寫了她的模樣,結果被人看到認了出來,於是寫信給趙家。”
“如今趙家人已經把人找回來了,他們找到書坊想要好好地謝一謝你呢,我叔讓我趕緊來喊你。”
“文鈺你快跟我走吧!”
竟然真的找到了,印在柳州小報上的“尋人啟事”是有用的。確認了這個消息後,傅文鈺也感到很高興,覺得自己的錢沒白花。畢竟他在柳州小報上的稿費,都用來做這個了。
進城的路上,傅文鈺又從張二這裡得到了更多的信息。
原來那位劉大妞當年不是走失,而是被人拐賣到彆的地方了,因為她年紀很小,模樣也一般,所以最後是被賣給一戶人家做丫鬟。給人做丫鬟的日子身不由己,她雖然知道自己是被拐賣的,但也沒辦法回家。
這次能回來,也是巧合。
因為上麵印了話本的緣故,所以柳州小報最近一年很紅火,銷量節節攀升。單單在柳州境內便有幾千人次次都買,而這些人看完後有的會小心保存,而有的根本不在乎,隨手丟棄。
這樣的場景在那些茶樓瓦舍特彆常見,於是便有人收集起來,亦或者出錢回收,再轉手賣給彆人。還有人特地把包含了某一篇話本的紙張單獨整理,然後以一個比書本低的價格賣出去。
於是柳州小報就這麼傳了出去,並且越傳越廣。有一段時間外地來柳州的商人們還流行買這樣的二手小報回去,或是送人,或是給家裡人看,亦或者是轉手賣出。
而且因為傅文鈺每個月的二兩銀子,所以那些“尋人啟事”印了一遍之後,又印了第二遍,第三遍,沒有新增的情況下,舊的那幾個反複地印在了柳州小報上麵。結果就被趙大妞主家的姑娘得到了其中一張。
那姑娘也是個心善的,得知趙大妞的父母一直在找她,所以就央求父母按照柳州小報上麵的地址寄了一封信,聽說這次趙家人去接,他們連贖身銀子都沒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