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非常有能耐的人, 假如不是後來做錯了選擇,他理當是千古名相的第一人,畢竟後來者哪怕如蕭何、武侯、房謀杜斷等人就算同樣能耐, 但是李斯輩分高啊, 沒有辦法分個高低,自然隻能按順序來排位吧。
可是偏偏他晚年邪門了一般, 和趙高一起推胡亥上位, 以至於葬送大秦。
你說他是名相吧, 他的過錯是如此的明顯;你說他不是吧,他的功績也是擺著的,最後把自己弄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生前身後名皆了了。”】
李斯:就很後悔, 自己折騰一著, 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傾家蕩產。
【“話說回前頭,李斯在荀子那裡學有所成後去了秦國, 想要大展身手, 他先是投靠了呂不韋。
但是投靠呂不韋隻是李斯的一個過度而已, 他看得出來眼下哪怕呂不韋權傾朝野,可是秦國是贏姓趙氏的天下,朝野不乏忠於秦王的官員, 宗室更不是沒有力量。
秦國的天不會變,而呂不韋卻顯而易見的會老去, 新王雖是稚虎, 卻在一天天的長成。
於是他把呂不韋當成跳板,當上了官,有了接近秦王的可能。
公元前237年, 這是一個很特彆的時間門點,往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蘄年宮舉行冠禮,並且打敗了叛亂的嫪毐。
此時的秦王政已經不是任人擺布的小兒,他雖然才成年,但是在公元前239年就乾掉了叛亂的王弟,早有了自己的權勢。
看似一親政就奪回自己的權利,但實際上是這些年他一直在積蓄力量,如此才能在成年舉行冠禮後就摧枯拉朽的奪回一切,仿佛一切都很順利。
但如果真的這麼順利,就不會是一年一亂了,公元前239年的長安君成蟜叛亂,公元前238年的太後寵信嫪毐叛亂,公元前237年的又驅除權傾朝野的丞相呂不韋……一年一個的處理,有條不紊,始終把握住局麵,但也不能掩飾這其中的危機。”
“人們常說嬴政是獨孤的王,趙姬是他的母親,卻為了彆的男人和異母弟弟背叛他;
呂不韋本是他父親留下輔佐他的親信,卻想要架空他;
成蟜,他唯一的弟弟,本該是來自宗室的支持,也選擇叛亂,想要自己當王。
他身為秦王天然的優勢給他帶來了的助力,但是他身邊最親近的人卻一個比一個還要狠心的向他捅刀。
他的道路是孤獨,但是無所謂,他一直都走在正確的路上,堅定不移的向前,那些拋棄他的人也被他所拋棄。
他們背棄他,但即便他們不幫助他,也無所謂,他還是一點點的把屬於自己的一切奪回來。”
“親政之後,他廣納四方,啟用各種人才,其中就有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