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必備?陌生的詞語迅速引起不少人感興趣的注意。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我站在碣石山上,欣賞大海波濤洶湧的壯觀景象,那海中還有島嶼高聳挺立。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周圍樹木茂密,花草豐茂,秋風一吹,不但草木在晃動,連海水都掀起巨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中,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湧現出來的。”
“這一首觀滄海寫的同樣簡樸易懂,但是卻將大海擬人化,想象豐富,又兼之氣勢磅礴,蒼涼悲壯,把大海和自己的豪情壯誌相結合,有吞吐宇宙的氣象。
當時曹操正大勝烏桓而歸,心情不錯,看見大海更新有感悟,於是寫下此詩借景抒情。”】
曹操欣賞自己的詩,連連點頭,不錯不錯,然後抬眸飽含期待的看向其他人。
來吧,等你們誇誇了。
不要太謙虛,我喜歡大力的!
看懂他意思的心腹愛將們沉默一下,下一刻紛紛開口大誇特誇,好在這詩確實不錯,不用說違心的話。
曹操被誇的心情順暢,把前麵的破爛事都先丟一邊去,不想了,及時行樂先。
【“觀滄海雖然不錯,我卻覺得短歌行更棒,當然背誦也更長哈哈哈。”】
剛做出短歌行的曹操頓時眼前一亮,想聽聽讀者什麼評價。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我邊喝酒邊高歌,人生能有多少年,那逝去的光陰又浪費了多少。
我可真是太煩惱了,隻有喝酒才能解愁。
你問我煩惱什麼?當然是沒有良才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穿著青領的學子們啊,你們令我朝思暮想,正因為你們,才讓我沉吟至今。”李一興致勃勃道:”這裡曹操還巧妙結合一首詩,什麼詩呢?
《詩經·鄭風·子衿》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他這是把人才們比作/愛人呢,在對天下有誌之士說:“我是那麼思念你們啊,雖然我沒辦法一個個去找你們,但是你們可以自己來找我啊,我深深的盼望著你們音訊啊。”
簡而言之就是發布招聘邀請書了,對天下人說:急缺人才,速來啊!
哇塞這句話一出,天下的賢才還不蜂擁而至啊。”】
曹操連連點頭,對,沒錯,就是這樣,人才都到我碗裡來啊!
這下可真的全天下都知道他曹孟德在渴求人才了。孫權瞅了瞅,口是心非道:“寫的也就那樣吧。”
周瑜:要不主公來一首?
孫權:額......容後想想。
劉備認真的思考:他現在也學學寫詩怎麼樣?這招聘書他也需要宣傳一波啊。
【“緊接著曹操又引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隻要你們到我這裡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並合作的。
雖然這裡沒有明確地說出“求才”二字,但讀到這首詩的人結合前麵幾句都可以認為自己就是曹操為之沈吟的思念對象。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遠方的客人都來看我了,我們談得很好,可是我依然覺得人才還是不夠多啊,我仍在為求賢而發愁,希望有更多的“賢才”到來。天上的明月常在運行,不會停止,就像我對人才的渴望永遠不會停止。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來找我的賢才們啊,你們還在猶豫什麼呢?良禽擇木而棲,你們趕緊到我這邊來啊。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次,而我就和周公一樣求賢若渴,願天下的英傑真心歸順與我。”李一拍案而起道:“曹操這首求才詩寫的簡直絕了好吧,也難怪一發表就引起偌大的反應。是我也得心動,怎麼也得去曹操那裡看一下這甲方怎麼樣,給彼此一個機會啊。”】
孫權更酸了,可惡,隻恨自己沒寫出什麼傳世名篇,讓曹孟德獨占鼇頭。
他打定主意要偷偷學習,然後驚豔所有人。
呂蒙:???
劉備深深的皺眉,然後看向諸葛亮,“孔明,你說你給我也寫一篇怎麼樣?”
諸葛亮:???
他哭笑不得,知道自家主公這是看曹孟德的招聘書都舉世皆知,酸了,咳咳,確實,這樣的話曹孟德確實占大便宜了。
一時之間他居然也認真思考自己給主公寫一篇看看能不能上天幕?
李一:???真說也是算丞相的,不可能算劉備備的,想多了。
這時候酸了的蜀漢還不知道,不需要搞彆的,諸葛亮自己已經有傳世名篇了。
而曹操此刻已經哈哈大笑,得瑟的不行,預感自己靠天幕這一波宣傳要發一筆了哈哈哈。
此刻,東漢末年很多人確實都心動了,聽到現在,曹孟德的勢力算是比較靠譜比較穩的,確實可以考慮考慮啊,要不然去看看?
當然,也有不少人還老神在在,不著急,後麵還有蜀漢東吳沒有講了,等他們看看哪一家更適合自己再做決定,免得浪費彼此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