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真誠無論在哪裡都是必殺技,徐庶老愧疚了,於是給了他推薦了諸葛亮!”
“在大才的誘惑麵前,劉備三顧茅廬,終得諸葛亮出山相輔佐。”
“得到了諸葛亮,劉備對未來頓時一片清晰,劉表長子死的時候推他為荊州牧,孫權拉攏他一起對抗曹操。
雖然麵前有曹操這個老對頭來勢洶洶,但是他的事業又起步啦,他得到了個大才啦,他的事業前景肉眼可見一片大好。”】
劉備聽得也是心頭一片激動。
【“哦,不久後龐統就死啦,和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的那個據說很厲害的鳳雛,可惜死的早,戰績不多。”】
劉備頓時又是一個心肌梗塞,為什麼每每我得意的時候總要一盆冷水潑下來嗚嗚嗚。
【“發現劉備隻要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好慘一男的。”】
劉備笑得很勉強。
【“但是沒關係,勇敢備備,他永不放棄,益州很香的,這是他建立蜀漢的根基!
公元211年,張鬆與法正勸說劉璋迎接劉備入蜀來對付張魯。劉備便留諸葛亮,關羽等人守荊州,親率數萬軍入蜀,與劉璋會於涪城。
期間,張鬆、法正、龐統皆勸劉備襲殺劉璋,但遭到劉備的拒絕。
誰知道,劉備不乾不仁義的事情,劉璋知道張鬆背叛,反而殺了張鬆。
這怎麼說呢?人家都投靠劉備,劉備雖然不做不仁義的事情,但是人確實已經是他的人,哪個做老大的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手下死了而無動於衷,這不是讓人寒心嗎?
於是劉備還是和劉璋反目了。
兩人打起來了,劉備贏了,劉備堂堂正正的得到益州。
自己打下來,所以彆說啥他過分之類的,他是自己打下來的!
本來諸葛亮為他規劃裡麵就包含蜀中,現在不打,以後也得打,隻是大家都姓劉才不好意思一點。”】
蜀中著實重要。劉備不禁點頭,雖然對不起劉璋,但是都到這個時候,要是還顧及親戚的情分,那何時才能興複漢室呢?
【“但是,就在這時。”】
才占據蜀漢不久,正高興的劉備臉色一僵,通常天幕這個語氣就沒好事,沒記錯的話,難道接下來是......
【“孫權認為劉備已經占據益州,便要要回荊州,而劉備回應說,等奪取涼州,就把荊州給你。孫權大怒,便派呂蒙攻擊荊州,劉備也率兵5萬支援關羽。同年,曹操率軍攻占了張魯的漢中,而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劉備得知後,急忙與孫權議和,率軍回到成都。
得一失一的事情在劉備的人生裡實在太常見了。”李一都覺得劉備這個氣運有些奇葩,不知道這是什麼幸運的倒黴蛋。
“但很快,劉備就雪恥啦,在此之前,劉備總是被曹操打得到處跑,可這一次,他終於大敗了曹操一次。
公元218年,劉備在法正的建議下發動漢中之戰,此戰劉備大敗曹操,占據漢中,進而稱漢中王。
此時,距離蜀漢的建立僅一步之遙。
這將是劉備人生的巔峰時刻。”】
劉備也忍不住心情澎湃,大敗曹操嘿嘿,天幕還說十個他都打不贏曹操,這不就贏了。
曹操摸了摸胡須,鬱悶了,統一北方之後這運氣是不是就急速下降了?
呸,肯定是他大意了,這人一得意就會大意,以後切記切記。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北伐曹操,此戰關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但是......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關羽也被孫吳擒獲,遭到殺害。”李一再次說起這件事依然還是難過,“在成立蜀漢的這條路上,真的倒下太多人了。”
“一個個前仆後繼,沒有人放棄,沒有人後悔。”】
劉備緊緊的抿唇,那他便再小心再謹慎再慢一些。
關羽仿佛聽到的不是自己的死訊,泰然自若,馬革裹屍好過病死床榻,隻是遺憾的是沒有保住荊州罷了。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由於當時傳聞漢獻帝劉協已被曹丕殺害,所以劉備為了延續漢室,便於次年在成都繼皇帝位視為漢昭烈帝,仍然使用漢為國號,史稱蜀漢。
蜀漢其實是後世的叫法,在當時,就是叫——漢。
如果大漢沒有了,那就他來創造一個。”
“既然能兩立大漢,為什麼不能三立炎漢,他們有那麼多的誌同道合的同伴,如果這亂世會有一個最後的贏家,那麼為什麼不能是他們?”】
劉備眼裡有著熊熊的火光,為什麼不能是他們?
大漢四百年天下,為什麼不能是他們!
【“就算命運玩弄他,他也不屈不撓,永不放棄。”李一握拳:“看著他最後成就一番事業真的有一種好勵誌的感覺。”】
劉備笑了下,他這種經曆還能鼓勵彆人嗎?
他灑脫的笑了,那這糟糕的經曆似乎也還有點可取之處。
【“所以最後阿鬥投降了我是真的要氣炸了,他知不知道蜀漢付出了他爹多少心血啊!還有那麼多人為此死戰嗚嗚嗚。”】
劉禪臉色發白,可是宴會之上,司馬昭的目光還落在他身上,他心中惶然,錯了嗎?
不該投降的嗎?
可是不投降,會死更多人啊......
劉備呆了呆,已知自己未來的心血終究會付之一炬,現在還要繼續拚死拚活嗎?
主公......很多人都沉默的看向他,仿佛在問他還要繼續嗎?
還有必要繼續嗎?劉備也這樣問自己,連個像樣的繼承人都沒有,萬一他還是和曆史上那個他一樣的壽命,蜀漢要怎麼辦?他還有誰可以托付?
再生一個?再生一個就一定能行嗎?何況他已經這般年紀了。
就在這時,諸葛亮清淩淩的聲音傳入耳中,“當然有必要。”
他的語氣是那麼堅定,劉備看著他,想起天幕說他們都死後,孔明一人支撐著蜀漢,眼淚差點都要落下來了。
可是,就算他知道是那樣的未來,他也還是覺得要嗎?
劉備看著他,“孔明,真的還要繼續嗎?”還要為這可望而不可即的興漢夢而努力嗎?這一次還是無用之功呢?
諸葛亮很肯定道:“當然,主公不正是為此邀請亮一同共赴大夢嗎?”
劉備囁囁不語,可是他對不起大家,阿鬥那個孽障......
“大哥,你在猶豫什麼?”
“大哥,咱們可是說好要一起興複漢室的,這可不興反悔的,俺可不依。”
“主公,我們並沒有後悔。”
“雖九死而不悔。”
“主公,這並非您一人的夢。”
五虎上將都看著劉備,紛紛開口,明知不可能還要繼續嗎?
這並不是一個問題。
它永遠隻有一個答案,那就是——當然要!
趙雲淡笑,他不正是為此跟隨主公的嗎?
馬超暗想,其實他對興不興漢也沒什麼想法,可也不知道是不是跟這些家夥呆久了,覺得有這麼個目標也不錯。
他在世上已然舉目無親,那麼給自己一個目標好了。
終我一生,為此奮鬥。
黃忠摸著弓箭,從前他渾渾噩噩的過著一生,對什麼霸業都不感興趣,可是照例的投降蜀漢後,卻慢慢的開始感覺燃起來了,這些家夥可真是......可這也不錯,不是嗎?
張飛撓頭,大哥想的就是多,這次都有天幕,他們肯定能改變的。
當年大哥一無所有他都跟著他,何況現在呢?阿鬥是不太行,可是曹魏東吳也不行啊,他們活長一點,熬死那些老對頭,把一個安穩的蜀漢交給阿鬥不就是了。
再說兒子不行看孫子嘛。張飛比爛的毫無罪惡感。
關羽摸了摸胡須,要不要繼續?
當年徐州之戰敗了,被曹司空所俘虜,又被尊為上賓,他就已經想得不能再清楚了。
如果這就能動搖他,那麼當年他也就不會回去找大哥了。
難道我是為了功名利祿才奮戰至此嗎?不是。
難道未來沒有希望就要放棄嗎?那我當年為什麼要跟著一文不值的大哥呢?又為什麼在大哥低穀時依然執著跟隨?
這一路可以給我很多東西的諸侯大有人在。
那些誘惑不能讓我屈服,而這又所謂的未來又能算什麼。
未來是自己創造的,而不是聽天幕說的。
劉備在那一雙雙堅定的目光下感到羞愧,他在想什麼?
他轉身,抹了把眼淚,其他人都很體貼的轉頭,仿佛沒看見自家主公的失態。
他們知道,不是主公意誌不堅定,而是因為阿鬥讓他們的一切努力都消失殆儘而愧疚不已。
但人死了哪裡管得了後代乾什麼呢?他們自己問心無愧便是。
等劉備收拾好心情之後,終於想起來讓他這麼一遭的罪魁禍首,於是他的臉色就開始猙獰起來,小兔崽子果然是欠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