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本期曆史故事講解, 我是你們的主播李一,三國係列講到現在已經是最後一個篇幅了。
在這之前,我們一起經曆曹魏謀士天團, 他們風采卓絕, 指點江山;我們一起看見了蜀漢五虎上將,他們豪氣如雲,肝膽相照;我們一起目睹了東吳縱火天團,他們一把火改變了曆史;我們一起見證了三國諸侯爭霸,浪裡淘沙, 終成三國鼎立之局……而今天。”
李一深深歎息,“而今天,我們將走完三國最後的篇章。”】
“武侯他真的……我哭死了嗚嗚嗚。”
“三國若無武侯,那也就是沒有那樣的魅力了。”
“那是千古文臣典範!”
“君不疑臣,臣不負君, 那樣一段千古佳話,我能有此幸運嗎?”
【“兩漢以來無雙士, 三代而後第一人。”
“因為諸葛亮,我又相信君臣之間有真情,君臣依然還可以兩不相負。”
“他以一己之力拉高了那個道德崩壞的時代的水準。”】
“這麼誇張?”劉徹狐疑,“不是已經快統一了嗎?”
一般亂世到後期,即將一統,誰還會蹦躂啊, 不得安分著點, 免得新朝建立, 拿你開刀?
嬴政眼睛微眯,“魏朝晉朝,看起來這晉朝的上位方式很有得說道。”
【“那是最壞的時代, 道德敗壞,君臣相疑,今天我為君你為臣,明天我高坐龍椅之上,你為階下囚。”
“那也是最好的時代,君臣相得,一起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即便眼前是登臨至高的誘惑,他也不為所動,兢兢業業,直到最後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說起兩晉就晦氣。”有人小聲嘀咕。
有人冷笑:“同樣是托孤重臣,武侯一生不負,其子為蜀漢戰死;而司馬仲達卻架空天子,司馬昭之心更是路人皆知。”
“兩晉簡直又臟又亂,還無能至極!”
“秦漢乃至三國時期,是一漢當五胡,到了兩晉,卻是漢人淪為兩腳羊!”
“啊,真是越想越生氣,突然就理解天幕為什麼老是喜歡罵晉了。”
“隨便曹劉孫那家上位都比司馬家好上千百倍。”
宋以前的朝代都罵罵咧咧,宋以後的朝代更是覺得晦氣,“兩宋雖然是又慫又爛,但好歹還有兩三個還看得過去的皇帝,兩晉簡直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垃圾中的垃圾。”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比爛?”有人發出疑問,難道兩宋還有值得誇獎的?
其他人麵麵相覷,就……不知道誰先開始的咳咳,大概是天幕出現後,大家說話都放開了些,以前不管怎麼樣都會克製一點的...罵?
【“三國是個群星閃耀的年代,那時候,有雄踞中原的曹操,有坐斷東南的孫權,有百折不撓的劉備,謀士們各施手段,武將們大展拳腳,那是多麼燦爛的時代,可在這之中,有一個人是怎麼也繞不開的。”
“他出場很晚,彼時北方已成定局,南方有孫家雄踞,怎麼看這天下都無劉備一席之地。”
“可是,劉備不服氣,而他也不認同。”
“時人都覺得天下一統近在眼前,可是他卻看見其中的破局之處。”
“他豈能一生寂寞無名?”
“他已經錯過太多英傑,無法和那些人交手,難道他還要再錯過接下來的嗎?”
“他學究天人,難道就是為了隱居山林,無用武之地嗎?”
“大漢養士三百載,他又何以報之?”
“於是當劉備來了,他便意識到,也許連上天都覺得他不該就此沉寂。
否則,劉備又為何來得恰到好處,尤其是,他還劉!”
“而最終打動他的是——三顧茅廬。
這並非他好虛名,並非他拿喬,而是他知道,這會是一個很好的主公。
天時地利人和,他被打動了。”
“他沒有理由不心動,不是嗎?”】
“三顧茅廬,終成一代君臣佳話。”李世民感歎道:“可不就是天意嘛。”
【“他正值年輕氣盛的時候,他有一腔抱負還未施展,他尚未報答漢室之恩情......而這個時候,一個賢德仁愛,能禮賢下士的人出線在他麵前,這個人還剛剛好姓劉,這不就是天意嗎?”
“從前我已經的君臣是互相防備互相合作,必須時刻君王拿臣子開刀,也許這之中有那麼一點溫情,但更多的是冷冰冰的利益關係。
直到認識了他,我才知道,原來君臣之間也可以這麼的熱血,這麼的充滿理想主義者的光輝燦爛,又是這麼的深情而兩不相負。”
“利益不能驅使他前進,他生來是為了理想而奮發,一切都是那麼恰到好處,魚遇到了水該有多麼的快活,而水擁有了魚,不再平靜,而充滿生機勃勃。”
“他就是諸葛亮,蜀漢丞相,他與蜀漢兩代君王都沒有辜負彼此。”】
“諸葛亮。”秦始皇投去感興趣的目光,還是第一次聽見天幕對一個人有那麼高的評價,天幕看來是真的喜歡這諸葛亮。
那就讓朕看看後人眼中的千古第一有何資格?
李斯蕭何等人都看起來很平靜,但若是熟悉的人在這裡,就能看出他們的在意。
“不可能啊。”劉邦不服氣道:“這人還能勝過蕭何?”雖然諸葛亮聽起來也是大漢忠臣,但是人都有遠近親疏嘛,何況蕭何的能力實在出眾,“蕭何比之李斯也是不遜色半分的,不過李斯有致命弱點,排不上千古第一是正常的,但是蕭何怎麼也有一爭之力吧?”
劉邦是絕對相信老蕭這謹慎的性格不可能像李斯那樣留下那麼大的汙點,而後世即便人才輩出,他相信他的丞相也肯定是最牛逼之一。
蕭何笑了笑,但是眼中難得鋒芒畢露,他雲淡風輕道:“陛下謬讚,想來是一代新人換舊人吧......盛名之下無虛士,聽聽天幕如何說就是?”
是驢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了。
諸葛亮猜天幕為他拉足了仇恨感,但是......他自信不輸於任何人。
【“那一年剛出山,他還在想“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
可是最後先主先一步而去,而他“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此後直到生命的儘頭,他都兢兢業業。
那一年秋天,他揮師北上六出祁山,耗儘了最後一絲精力。
他心力交瘁,終於倒在了安紮在五丈原的軍營當中,從此世間再無臥龍。
最開始他隻想要功成歸隱,可是誰也不知道,從做出選擇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他與蜀漢共存亡。
天命亡漢,天命不可違,可他偏偏不信命。
他無數次遙望著長安,那夢裡強盛的大漢啊,何時我們才能回去了。
興複漢室,還與舊都,這不是僅僅是個口號,而是多少人窮極一生都在做的事情。
在這條路上倒下無數屍骸,累累白骨,他們死時,猶然望著那舊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