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第 98 章 二合一(2 / 2)

張良挑眉,他自覺應該進退得當,有事多半也和他沒乾係。

那就是……韓信出事了?

以韓信的性格,韓最後下場會如何都是可能的,張良還真一點都不意外。

何況...他隱晦的看了劉邦一樣,如今的沛公已經不是沛公,更是皇帝了。

【“沛縣的蕭何、盧綰、王陵、樊噲、曹參、夏侯嬰、周勃等人,每一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稱得上大名鼎鼎。

而這些人都是劉邦在還是泗水亭長時,就是他的好友,後來跟隨劉邦起家,是劉邦最初的班底。”

“他們各有能力,可是為什麼他們不服彆人,就服氣劉邦,這難道不是更加證明劉邦的能力嗎?”

“小團夥中,蕭何是沛縣縣吏,秦末亂世後,沛縣縣令本來打算起兵,蕭何建議他把劉邦找回來一起搞事,縣令同意了。

結果等劉邦帶人回來,他一看就後悔了,因為劉邦帶了幾百號人回來,這縣令能控製的人手隻怕都沒有那麼多,那不是引狼入室嘛。

到時候誰才是老大啊?

所以,他命令關閉城門,並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因為他們是劉邦的好朋友,也是他們建議他讓劉邦回來的。

蕭曹二人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聞此,於是將一封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家鄉。

就此,蕭何就跟著劉邦打天下,把劉邦的地盤打理的井井有條,為劉邦打天下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大後方,也提供了大量的軍隊和物資。”

“嗯,其實我覺得這縣令應該沒有冤枉蕭何曹參,他們和劉邦一直保持聯係,知道劉邦的家底,和劉邦的交情那更不用說了,選劉邦還是選縣令還用說嗎?”

李一笑道:“縣令估錯的是他自己的聲望和能力,沒有本事還是彆造反吧,老老實實當個手下,以後指不定就能升官發財呢。】

曹參笑眯眯的,也不說什麼,怎麼想也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曹參本是沛縣的獄掾,和蕭何一起跟著劉邦打天下,戰功赫赫,後來天下平定,就由武將轉為文臣,稱得上一句能文能武。他也是大漢第二位丞相,蕭規曹隨的典故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

“曹參和蕭何一樣,幫助劉邦很多,也是劉邦極為信任的朋友。至於結局,沒啥不好的。”

“在這群小夥伴裡麵,盧綰和劉邦關係應該是最親近的。

他們幼年時就是好朋友了,盧家和劉家交好,劉邦與盧綰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個人那真是竹馬竹馬,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當然也一起搞事。

劉邦做泗水亭長時,他身隨左右,又共同起兵,後來也屢立軍功,封為長安侯。

劉邦建漢,他更是被封為燕王。

但他也是沛縣這夥人裡麵唯一一個下場不好的。

當時劉邦已經鏟除很多異性王,所以他擔心劉邦想要對付他,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和匈奴勾搭,後來反了,逃去匈奴。”李一搖頭,“但是他和那些半路的諸侯王還是不一樣的,劉邦當初拉攏他們,其實算是結盟而已,後來他們阻礙劉邦,劉邦對他們下手自然也是毫不留情。

但是劉邦對沛縣的老人其實還可以,當然也有過懷疑猜忌,但是卻沒有對那些諸侯王一樣狠。”

“其實後來盧綰也後悔了,想請罪,結果不巧,劉邦就病死了。

最後他自己客死異鄉,算是小團夥結局最糟糕的吧,不過他的後代回來,呂後還是接納了,最後應該還是落葉歸根了。”】

劉邦麵無表情,盧綰心虛緊張的請罪。

劉邦指了指他,“乃公什麼人你難道不清楚嘛。”他容不下異性諸侯王是真的,畢竟會妨礙朝廷統治。

但盧綰自己請辭王位,他難道還真的會殺了他不成。

盧綰覺得委屈,但偏偏是他先背叛……他咬咬牙,也不看其他人,就請罪道:“陛下深恩厚重,然臣卻愧對陛下,今請辭燕王之位。

陛下不必勸阻,雖是未發生之事,陛下仁慈不願降罪,但臣已然無顏見人,還請陛下允許臣辭爵以贖罪。”

好。蕭何暗暗叫好,這個辭爵的理由,甚至讓其他諸侯王說不出話來。

盧綰:我要是不贖罪,被穿小鞋大家都覺得我活該,到時候你負責啊!不能就彆嗶嗶。

劉邦定定的看了他一眼,眼裡帶著笑意,但嘴上自然是不允,差點和盧綰上演一出三辭三讓。

最後才為了讓盧綰心安才勉為其難同意了,並再一次表示,不追究那些沒有發生的有的沒的事情。

其他諸侯王:emmmm......

【“王陵出生沛縣豪門,與劉邦也是很早就認識。

但是劉邦沛縣起家時他並沒有參加,而是自己占據南陽一代,一直坐山觀虎鬥。

後來楚軍逮捕並殺了王陵的母親,促使王陵歸順了劉邦,項羽兵敗後,他被封為安國侯。

他不是小團體的成員,隻是個編外,不過因為也是出生沛縣,還是說一下。

王陵因為能力、權力都是一般般,所以既沒有得到重用,也沒有得到猜忌,就一直一般般,要不是機緣巧合,他一輩子就那樣,更彆說封侯了。”】

王陵:瞎說什麼大實話,我要是沒點本事能封侯嘛!

【“樊噲,這個特彆有名,鴻門宴大家應該都背過,他也出場了,戲份還很重要的一個角色。

樊噲本是沛縣賣狗肉的,與劉邦也是很早就認識了,劉邦以前能大口吃肉我覺得應該感謝樊噲,指定在他那裡吃了不少免費的狗肉吧。”李一吐槽一句。

“後來他還和劉邦成了連襟,娶了呂雉的妹妹。

劉邦起事後,他一直跟隨劉邦左右,鴻門宴上更是硬闖宴席,義正言辭的指責項羽,最後助劉邦成功逃脫。

樊噲作戰勇猛,是個猛將。

不過他的權力是在後期慢慢大起來的,建國初期,劉邦去平各異性諸侯王的叛亂,大都帶著樊噲,他因為戰功被封為左丞相。

後來劉邦怕自己死後呂後會聯合樊噲專權,就派周勃和陳平去殺他。

周勃和陳平也許因為時局,畢竟劉邦快死了,將來掌權的和呂後是樊噲他老婆的姐姐。

當然也許想還往日情分,總之沒有立刻殺了他,而是把他押解回京都,交由劉邦親自處置,不料樊噲還沒到京都,劉邦便去逝了,樊噲最終逃過一劫。”】

場麵一度寂靜,樊噲覺得很委屈,劉邦有點頭痛,沒發生的事情乾嘛說那麼多。

劉邦對樊噲安撫道:“快病死,老糊塗了,讓兄弟你受委屈了。”

樊噲當然生氣,可是又被劉邦要死的消息衝擊到了。

他有點不能想象劉邦病怏怏在床上的樣子,一時有點難受,於是沉默點頭。

【“夏侯嬰呢,則是縣衙裡專門負責駕車跑腿的。後來做了劉邦的專用車夫,還曾經在關鍵時刻救過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

劉邦和呂後對他都很信任,漢朝建立後被封汝陰侯,曆經劉邦、漢惠帝劉盈、呂後臨朝稱製和漢文帝四朝,絕對是所有小夥伴裡麵結果最好的。”】

夏侯嬰:唉哎,這,謙虛低調就好嘛。

他有點笑不攏嘴。

【“周勃則是沛縣的一個吹鼓手,後跟隨劉邦反秦,屢建其功,被封為絳侯。

不過,呂後死後,周勃、陳平聯合誅滅諸呂,迎立代王劉恒為帝。

劉恒尊他為右丞相,達到了權力的頂峰,後因為劉恒的猜忌,辭官回到了封地,於公元前169年去逝。

但是他的兒子周亞夫,後來成為漢文帝、景帝兩朝大將。”

“就怎麼說呢,他肯定還是忠於劉漢天下的,但是呂後對他一直很好,他接受呂後的好,卻沒有感恩。”

“當然,如果他一直把自己定位劉邦的臣子,呂後一朝也是替劉邦輔佐孤兒寡母,可能更好理解一點?雖然這個孤兒寡母水分有點大。”

“雖然,他們對呂家還有呂後血脈實在太狠了。”李一淡淡道。】

呂雉眼神一暗 ,發生了什麼?

呂雉是一直能感受到天幕對她的偏愛,眼下這態度……她眼神微眯。

【“這個以後講道呂後篇幅再講吧。

總之,在劉邦手下,這些老夥計基本下場不錯,下場糟糕的基本屬於自己作死的。

劉邦似乎對這些老夥計還是有偏愛的,一起共患難,也一起共富貴。”

“而從他們都選擇擁戴劉邦,也能看出來,他們這群人,從以前就是劉邦主心骨,是領頭人物。

多稀奇啊,一夥小團體裡麵,社會地位最高的,最有錢的都不是劉邦,卻是劉邦做老大。

可能有些人,真的天生就有領導能力,能讓彆人服氣他。

劉邦的人格魅力在這個時期其實就已經彰顯無疑。

你可以說他不務正業,說他遊手好閒,說他就是個流氓痞子,可是最後擺在你麵前的是,他能讓朋友們都聽他,讓他做老大。

每個人與生具有的能力不一樣,可能劉邦就是不適合老老實實的種地,但是他適合當領導人啊。”李一笑眯眯道。】

劉邦一拍大腿,“可不是嘛。”自己做老大,有事彆人跑腿,多舒服啊。

這叫什麼。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說老劉家刻薄寡恩,但是劉邦對著這些老兄弟,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

“當然,劉邦和韓信,我還是站韓信。”李一笑眯眯道:“誰讓韓信屬實有點美強慘的成分在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