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不願意看他,抿嘴,攥緊拳頭。
【“於是又衍生出一個典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如果沒有蕭何,韓信也許一輩子都普普通通的,因為不是誰都願意去重用一個沒有任何實績的人,偏偏韓信就是不願意屈居人下,一步步去晉升。
蕭何成就了韓信,可韓信最後也因為他而死。”】
韓信想:我們兩清了。
蕭何瞅了瞅他,又看向劉邦。
劉邦望天,他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無論是蕭何還是劉邦,都很了解韓信,這個人實在太容易心軟,太好哄,他們想對方韓信有很多辦法。
但是,有沒有必要呢?
【“在劉邦他們都在前線打仗的時候,蕭何穩坐後方,收拾因戰亂而留下的殘局,他一方麵重新建立已經散亂的統治秩序,另一方麵對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
由於蕭何辦事精明,施政有方,頒布利民法令,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複,建立了穩固的後方,保障了前線的需要。
當時劉邦和項羽打仗,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贏了,相反還僵持好久。
幾次戰役,劉邦棄軍逃跑,當時蕭何若稍有二心,便可置劉邦於死地。
可蕭何每次都征發關中兵,補足漢軍缺額,劉邦也因此得以重新振作,多次轉危為安。
最後,項羽由於連年戰爭,陷入了兵儘糧絕的困境。而劉邦的部隊,卻由於蕭何坐鎮關中,不斷地向前方輸送糧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強糧多的好形勢。
後來,劉邦越戰越強,終於逼得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
“劉邦的勝利,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勝利,而是一群人的勝利。
在前麵出謀劃策,行軍打仗的張良和韓信很耀眼,可是坐鎮後方,保障了後勤的蕭何難得不是更加重要嗎?
如果劉邦沒有蕭何,早就打不下去了。
歸根結底,打仗打的是後勤啊。”
“連劉邦自己都認為張良、蕭何、韓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是以這三人亦被稱為“漢初三傑。”
“後麵論功行賞的時候,劉邦更是定蕭何為首功,封他為酂侯,食邑最多,排位第一。
由此,蕭何位列眾卿之首,被稱為“開國第一侯”,食邑萬戶。”
“雖然劉邦也懷疑過蕭何,但是蕭何也知道樹大招風,懂得自保,加上舊日的情誼,二人之間的君臣之誼得以保全。”】
這個對劉邦和蕭何來說根本不痛不癢,君臣之間多有博弈實在正常,何況還是手握大權的丞相和想要獨尊的皇帝。
但是兩個人總算都摸著路,碰碰撞撞的一起走下去了。
【“韓信,蕭何,張良,這就是劉邦麾下三位千古卓絕的人物。
有人說,劉邦也就是靠著他們才能僥幸得到天下,換誰都可以。
咋地,你們是有多看不起項羽?”】
項羽知道自己又被嘲諷了,嗬嗬,嗬嗬。
【“項羽怎麼就沒能得到他們三個的效忠呢?”】
張良笑了笑,傻子才跟項羽呢,範增難道不厲害嗎?可是他的話項羽幾時聽了?
做謀士,最討厭這種主公了。
蕭何:生的不如熟的,陛下就不錯了,換個人,懶得折騰。
韓信:能拜我做大將軍嗎?不行就滾。
【“劉邦開局逃犯,起事時身體已經有不少人追隨了,後來在爭奪戰中,一個個擊敗出身不凡,家底不菲,實力強勁的諸侯王們,從弱勢到變成被更多人擁護的一方。
團結所有能團結的人,將敵人成為少數的一方。
最後一舉擊敗項羽。
以高齡之軀起業 ,結束從秦二世以來的靡亂局麵,統一天下,建立大漢,成為曆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王朝之主。
曾經有很多人瞧不起劉邦,不認為他能有什麼作為,可這些人一個個被打臉,最後反而是他成為最後贏家。
劉邦從來沒有學過什麼帝王之術,可他在天生的政治家,輕而易舉就弄懂這其中的規則。
在分封與郡縣折中選擇郡國並行,摸索著走出屬於大漢自己的路。
人人都罵暴秦,將大秦貶得一無是處,可是劉邦卻聽從其他人都意見,全盤接收大秦的優越製度。
無論是從哪一方麵來看,他都有然後惡劣的地方,可是就這是這樣的一個人結束了亂世。
雖然私德有虧,可無損大義。
什麼是大義呢?天下百姓就是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