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何能不愁呢?後繼無人,他建立的國家沒有能長存,而漢人要丟失北方幾百年。
他捂著心口,一陣難受。
【“劉裕一開始是跟著劉牢之的,但是劉牢之這個人吧,有點牆頭草,政治不過關。
孫恩起兵消耗了晉廷兵力,造成京防空虛,給盤踞長江上遊軍事重鎮荊州、虎視三吳的桓玄以可乘之機,於是兩邊就開始乾架了。
這時候劉牢之卻選擇和桓玄講和,哪怕劉裕再不樂意,但是上頭領導發話,還能咋地,這時候劉裕也還不是後來那個位高權重的他。
於是等到桓玄攻入建康後,就殺司馬元顯,收奪劉牢之兵權。而劉牢之的下場是自縊身亡。
這個時候劉裕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於是暫投桓玄以行韜晦。
此時劉裕因為屢建軍功,於北府舊部中頗有聲望,故桓玄也算重視他,任命他為中兵參軍。”
“等到桓玄篡位登基以後,韜光養晦的劉裕收攏了不到2千人的北府兵殘部,開始舉兵討伐桓玄。
最終,在劉裕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桓玄之亂被平定。
自此,劉裕成為了東晉的頂梁柱。”
“一路打出來的權臣,劉裕的戰功是不用說的,杠杠滴。”】
劉裕笑了笑,那些曾經覺得波瀾壯闊的事情如今看來要求一個不過如此。
【“李一又笑道:“額外說一句,有人說劉裕是殺皇帝小能手,但是實際上呢。
被劉裕擊潰的恒玄是被益州督護馮遷斬殺,傳首建康。當時桓玄抵達江陵後,企圖西逃入蜀,結果嘛嗬嗬。
總之這傳言的六味帝王丸中第一個,非劉裕所殺。
第二個則是慕容超,如果說桓玄是東晉的內亂,而慕容超就是外敵了。
這位是鮮卑族的,南燕皇帝,被劉裕俘獲,押送建康,在街市被斬首而死。
他敗給劉裕,成為俘虜,劉裕和他的死隻能算是有間接關係,沒有直接關係吧,畢竟眾所周知,亡國之君沒有死的其實很多。
第三個是譙縱,這個人和桓玄一樣,也是東晉人,屬於內亂。
這個隻能算是半個皇帝,當時東晉派軍隊鎮壓桓玄,當然不僅有北府兵,還有其他將領。
統治益州刺史毛璩就收到進攻桓玄的命令,他遣譙縱等人進攻桓玄,但是這些士兵大多數都是本地人,不願離開家鄉進攻桓玄。了,加上一些軍官趁機造反,反對毛璩,於是推選譙縱為首領。
在譙縱的帶領下,毛璩全家被殺了,然後譙縱自稱成都王,建立西蜀政權。
雖然是對外稱王,但他對內是稱帝,所以也被算作皇帝。
他都起兵造反了,自然會迎來鎮壓,而劉裕就是領兵的人。
麵對劉裕的進攻,西蜀軍隊節節敗退,譙縱逃出成都,最後還是自殺了。
第四個則是姚泓,他是後秦的皇帝,是羌族人。
公元417年,劉裕率軍北伐後秦,姚泓出城投降,後秦自此滅亡。後被劉裕押解到東晉都城建康,在建康鬨市中斬首。
最後兩個才是司馬家的皇帝,出於劉裕的私心,想要改朝換代才死的。
但是前麵四個,兩個是為朝廷平定叛亂,兩個是北伐的成果,不但不是汙點,還是功績呢。
當然,不論怎麼說,他們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因劉裕而死,被串成六味帝王丸也不是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