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第 129 章 “升級版”(2 / 2)

朱家的皇帝各有各的氣,而於謙這些做臣子卻都苦笑,天幕這些話真的是不適合當眾說出來,好在驚世駭俗的話大家聽多了也有點免疫力了。

可是如何處置太上皇確實棘手,於他們這些臣子,那是太上皇,是君;於陛下,那是兄長。

無論如何,弑君殺兄都是不好的事情,這樣大大咧咧的說出來,影響不好啊。

但是,於謙想到太上皇篡位的事情還是狠狠皺眉,如今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一點,再起波瀾實在不好。

可是太上皇這種人,真的不好處理啊......陛下會怎麼做?他該怎麼做?

於謙有些為難的想。

要是朱元璋在肯定早就罵開了,有什麼不好處理的,是不會剝皮還是不會廢人啊?這都不會學。

【李一咳嗽一聲,然後聲情並茂道:“那是正統十四年的一個夏天,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後張氏薨,少年天子長成一個雄心萬丈的皇帝,皇帝沒有了長輩掣肘,決定放開拳腳,大乾一場。

當時瓦剌逐步強大起來,並且時不時就南下侵擾明朝疆域,尤其是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

因為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

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當時十分得皇帝信任,並且借此總攬朝政的宦官王振十分貪財,對此頗為不滿,因為他將這肉當做自己的,自己割肉當然肉疼,於是下令減少賞賜。

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皇帝決定禦駕親征。

看起來天子有壯誌,剛打,對外敵一點也不慫,哪怕宦官隻是不想自己被占便宜所以才減少賞賜也是好事一件。

而國家經曆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傳到皇帝手上的是一個富強,軍事實力強大,欣欣向榮的國家,打仗也根本不帶虛的對不對?”】

朱元璋捂著心口,天幕越說他越心痛,他本來就不是個大方的,何況是自己一手打下來的江山要被霍霍了,明明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啊,雖然老四不是個東西,但是好歹也沒有霍霍他的大明,而是治理的很好,孫子曾孫也乾得不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敗類啊!!!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明明看起來很強大的國家,卻直接被帶往滑坡去了。

誰能知道,這位皇帝登基初始,已經是他一生中國家最盛之時呢,誰能知道,此刻的正統朝的已經開始走入滑坡路了呢?”

“誰也不能,就如同誰也不知道為什麼皇帝跟神經似的,親征就親征,還要上班帶著滿朝文武一起去,擱這搬家呢?

你說是要遷都我也是信的,畢竟滿朝文武大半都跟著一起走了。

不止武將,還有文臣,什麼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侍郎……翰林學士等等,他都要帶上一起去打仗。

嗯,也許打著一個人多勢眾的注意???畢竟看起來更加聲勢浩大。”李一嗬嗬道。】

被點名的正統朝時期的大臣都目露茫然。

已知:當今可能會是個昏君,還是個像徽欽二帝似的角色,然後親征還帶上他們一起……

求問:帶他們有什麼用?郊遊嗎?難道他們不是在後方穩定大局,負責後勤更合適嗎?朝廷不需要人了?

所以,他們的結局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