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甘肅之戰,這一戰是 “禮遣裨將禦之,再戰再敗,失士馬萬計。”
明軍不是沒有試圖反擊過,為了捕捉瓦剌軍主力的位置,刻意削弱宣府、大同兩大軍鎮的兵力,留袁敏等九百人於宣府引誘也先來攻打,從而進行決戰。
當時朱祁鎮按照親征慣例遣三千營中的皇親恭順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率領本部“韃靼馬隊”作為“後拒”前往禦敵及為後續大部隊“探虜聲息”,然而敵寇突至,驟戰不能勝。
敵兵據山上,飛矢石如雨,官軍死傷略儘,二吳也都死了。
於是朱祁鎮又派遣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四萬餘騎兵前去,至雞鳴山時,監軍劉僧不了解地形,在大軍陣勢沒有擺開之前就貿然率部突入隘口會虜前鋒,結果鷂兒嶺中了瓦剌事先設下的埋伏,遭瓦剌伏擊
瓦剌軍於山兩翼邀阻夾攻,明軍被殺之殆儘,全軍覆沒。
彼時朱祁鎮正打算和瓦剌決戰,誘使瓦剌兵發動攻擊,伺機將其殲滅,誰知道反而被後包抄了。
朱祁鎮實力證明了他是個戰五渣,軍事能力是零,除了帶著軍隊滅亡還是帶著軍隊滅亡,就這還敢插手軍隊的事情,還想禦駕親征,真的自己想死不要帶上彆人。”】
永樂
朱棣看著一個個覆滅的戰損,眼裡冒火,這都是他大明的家底啊,感情不是你攢的這麼折騰都不心疼是吧。
【“所以到了這個地步,皇帝終於怕了,想要撤軍了。
王振為了顧及皇帝臉麵,畢竟出征多久就悻悻然回師,太丟臉,便建議繞道蔚州,拖延一下時間。
為什麼是去蔚州呢?因為他老家就在蔚州。
有道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王振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然也想讓老家知道他出息發達了,何況還能帶著皇帝一起回老鄉,那不是更有麵子嘛。
可大臣們反對,因為蔚州距離大同非常近,而瓦剌大軍逼近大同,容易發生危險。
王振不聽,而皇帝體恤王振,便給了他露臉的機會。
於是大軍準備開拔,前往蔚州。”
李一嗬嗬笑了,“第一次見到要逃跑還不趕緊跑反而到處走的,果然是去遊山玩水的吧。
可真不錯,這一耽擱,不就成為階下囚了。”
李一捧哏,“朱祁鎮他真的好愛王振啊,讓他權傾朝野,讓他肆意踐踏朝廷官員,二十萬大軍隨他折騰,到最後,連皇位都捧給他糟蹋。
真的就是沒有你,我要這江山有何用——
我天嚕啦,從前都不知道他居然愛得如此驚天地泣鬼神,可以可以,智障配傻逼,這一對鎖死了!”】
朱瞻基:……吐了。
英國公出列,“陛下,皇長子實無明君之像啊。”
皇帝之前想立太子,大家沒話說,畢竟皇帝就這麼個兒子,可是現在,大家都不同意,天下百姓都不能同意。
朱瞻基閉了閉眼,孩子可愛的笑容還在眼前晃蕩,可是江山社稷更在肩膀……
朱祁鎮自己看了看王振,也吐了,他咬牙切齒,妖孽胡說八道什麼啊——
文武百官:這還真是……嗯,愛得深沉。
大明朝的人笑不出來,其他人朝代的的人卻忍不住哈哈大笑。
劉邦樂的拍大腿,“看不出來這還是個“大情種”呢。”
【李一瞎扯吐槽兩句,又扯回正題,“朱祁鎮很給麵子,但是這時候王振又出幺蛾子了,他這輩子唯一的良心大概就落在他老家了吧。
因為擔心大軍過處,踩踏家鄉的莊稼,於是又建議大軍按照原路撤軍。
朝令夕改嗬嗬,這不死誰死啊!
所以等到大軍行至懷來附近,輜重反而沒有趕上時,王振就下令原地駐紮等候,這一等,等得可真是太好了。
恭喜等來了瓦剌的大軍。”
李一冷笑,“就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這不是巧了嘛。
瓦剌大軍一看這自己撞上來的傻麅子,可不得高興死了,直接就將明軍等人困在土木堡。
這可真的就是送上門的肉啊,瓦剌不吃,那不就和朱祁鎮一樣智障了。”】
朱祁鎮的聲音戛然而止,仿佛被扼住喉嚨一般,被困住了,然後呢……
【“被困土木堡的明軍,水源被掐斷,陷於死地,軍心動蕩,而朱祁鎮也徹底怕了。
於是,當也先假意議和的時候,他立刻上當同意了。
也先趁其不備,發動總攻,一舉殲滅明軍。
就此,皇帝朱祁鎮被俘,而王振被忍無可忍的侍衛樊忠殺死。”
說道這裡,李一終於沉重起來,
“在這一戰中,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曹鼐,還有刑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還有都察院的,翰林院的,通政司的,太常寺的……太仆寺,監察禦史,大理寺,欽天監等五十二名來自各部門大大小小各個職位本不應該來卻被朱祁鎮點明跟著遠征的的官員皆死於混戰中。
隻有數人僥幸逃出,將這一次親征的事情記錄下來。”
李一低落道:“這一場皇帝心血來潮的所謂的禦駕親征,皇帝本人不但毫無作為,反而放縱王振胡來,最後導致的結果是朝廷高級文官損失慘重,明朝軍事實力大損,就此由盛轉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