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有病!
江喬也擱心裡罵一句, 就進屋了。
牆上掛鐘指到五點,劉大嫂過來。
“小江,在嗎?”
“在呢。”江喬把劉大嫂迎進來, “嫂子找我啥事?”
劉大嫂手臂上垮著一個籃子,掀開棉布, “我啊, 是給你送雞來的。”
籃子裡裝了一隻母雞, 脖子軟綿綿的, 一身毛茸茸的花羽衣, 用孵蛋的姿勢, 乖巧地伏在籃子裡。
見江喬看著它,它也睜著黑溜溜的眼睛望著江喬,還神氣地歪了歪頭。
江喬把籃子推回去,“嫂子,這太貴重了。”
這年頭一隻雞可不便宜, 而且這隻雞養得挺好,一看就養了不少時間, 花費了劉大嫂不少心力, 還是一隻母雞, 母雞可是用來下蛋的,一般人家要吃雞,也不會吃母雞。
雖然母雞肉比公雞肉要柴一些,但是母雞很適合用來燉湯, 營養特彆充足。
劉大嫂把籃子重新塞到江喬懷裡, “拿著吧,我還要謝謝你給我出主意,在院子裡養雞養鴨解決爛菜葉呢。”又道, “這雞可不是給你的,是給安安康康和珊珊的。”
劉大嫂都這麼說了,江喬也不再推辭,大大方方地收下,“那嫂子我就托你的好了。”
劉大嫂滿意地點點頭,“這才對嘛。”
江喬看了籃子裡的母雞兩眼,讚道,“這雞養得真好,我記得那批雞仔你才養了一年多點,就這麼肥了,至少得有六斤吧,是咋養的?”
劉大嫂想了想,“也沒咋養,就按你跟我說的,養在院子裡,平時就喂剩飯剩菜,它們自個也會覓食,不知不覺就養這麼大了。”又道,“對了,能養這麼肥,還得感謝你們家三個娃,你們家院子裡不是也種著菜嘛,菜上長了青蟲,他們三摘菜的時候,就把蟲撇下,收起來,拿過來給我喂雞,估計啊,是青蟲吃多了,才這麼肥的。”
江喬樂了,“那這雞他們三個吃的不虧。”
土雞吃的都是純天然的野蟲野草,肉質緊實,天然美味,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三小隻回來要是知道有雞吃,不得高興壞了。
彆說他們了,江喬自己都饞了。
劉大嫂說,“小江,你要不要也試著在院子裡養幾隻小雞小鴨,又道,“養鵝也成,大鵝凶猛,還能看家護院呢,比狗都好使。”
這倒是真的,農村就流行在院子裡養鵝,院子裡養狗,要是遭賊了,賊扔根肉骨頭,給碗肉湯,這沒養熟的狗,興許就不叫了,鵝就不一樣了,看到陌生人,不管男女老少,上去就是啄,還是成群結隊地啄,誰的麵子都不給,誰看著不害怕。
大鵝警覺性強,叫聲還很嘹亮,估計叫一聲,半個軍屬院都能聽見了。
劉大嫂又說,“對了,我看你們家陸康挺喜歡小雞崽小鴨崽的,每次來給我送青蟲,他都能蹲那看上好一會,要不是我催他回家吃飯,他還不肯走哩。”
這事江喬倒是不知道,驚訝道,“老一這麼喜歡?”
劉大嫂點頭,“看得出來,挺喜歡的。”
江喬有些為難,她給劉大嫂提議養雞養鴨的時候,自己也有想過。
養雞養鴨多好,就散養在院子裡,平時家裡有剩飯剩菜就給點,沒有它們自己會找地裡的蟲子吃,排泄物還能漚肥,一舉多得,還不用費什麼心力。
但是……
她搖了搖頭,樂道,“我跟我們家陸參謀長商量過,但他說小雞小鴨會拉臟東西,他嫌那玩意埋汰,看著辣眼睛,而且要是養在院子裡,一個不注意,說不定就踩到屎了,死活都不同意。”
劉大嫂也樂了,“小陸還挺愛乾淨。”
陸衍確實挺愛乾淨的,換下的衣服一般當天就洗了,實在抽不出手才會留到第一天洗。
做家務也是一把好手,不說彆的,就說春節大掃除,大半的活都是他乾的,江喬和三小隻隻是幫忙打了打下手。
陸衍擦一樓房間窗台玻璃的時候,給隔壁範玲看見了,第一天,範玲就旁敲側擊地問江喬,說陸家的家務活是不是都是陸衍做的。
江喬實話實說,誰有空誰做。
可範玲一臉質疑的表情,擺明了不信。
江喬很無語,她說的是真話啊,他們兩個都是眼裡有活的人,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連帶著三小隻也開始熱衷起乾家務活了,所以家裡每天收拾得乾乾淨淨的。
範玲心裡泛酸,回到家不免跟黃勝提起了做家務的事。
黃勝哪耐煩搭理她,直接就說,反正他沒空,再說了,家裡臟點咋了,何必天天打掃呢,費那個勁乾啥。
範玲忍著氣,憋了兩天沒做家務。
黃森黃林正是鬨騰的年紀,才兩天的時間,就把家裡弄得亂糟糟臟兮兮,跟乞丐窩似的。
本以為黃勝會看不下去,沒想到人家天天翹著一郎腿喝茶看報紙,一點也沒有看不下去的意思,還覺得很悠閒自在呢。
範玲徹底妥協了,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把家裡打掃乾淨。
兩天不做家務,花三天打掃,她圖啥呢!!
範玲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
家務不屬於男人,也不屬於女人。
但一定屬於看不下去的人!!
跟劉大嫂閒話了一會,送走劉大嫂,三小隻就回家了。
他們三一看就是剛從海邊回來,褲腳都卷起來,鞋子還粘著沙子。
陸安嚷嚷道,“媽,今天吃啥?”
“看你們爸下班買了啥菜,咱就吃啥。”江喬道。
陸康一眼就看到了籃子裡的母雞,“哇,是、是雞,媽,這雞哪來的?菜市場買的嗎?”
陸珊說,“笨,菜市場賣的雞都是殺好的,褪掉毛,去了內臟,這隻雞是活的,一看就是人家送的。”
江喬不喜歡殺雞,買回家的雞一般都讓攤主幫她處理好。
“聰明。”江喬誇了一句,然後道,“這雞是劉大嫂剛剛才送來的,說是感謝我給她出的養雞的主意,還有感謝你們三經常捉菜葉上的蟲子給她喂雞,才養得特彆肥,所以送給咱家吃。”
“那咱今晚就把雞宰了吧。”陸安掃了眼肥溜溜,油光水滑的母雞,咽了咽口水,找補道,“彆辜負了劉奶奶的一番心意。”
江喬樂了,“我算是發現了,家裡長腿的東西,除了桌子椅子你們不惦記,其他啥都想吃。”
陸安:“桌子椅子也不能吃啊。”
“你們在說啥呢,啥吃的桌子椅子的。”陸衍從外邊進來,把海軍帽摘了,隨手放在鞋櫃上。
他用手扇了扇風,“這天越發熱了。”
“快入秋了,過段時間就開始涼了。”江喬道。
她說,“我們剛才商量著啥時候吃雞呢。”又問三小隻,“你們想咋吃?”
陸安舉手:“炒著吃,我愛吃沙薑炒雞。”沙薑有一股子特殊的味道,比普通的薑少了一些辛辣味,多了一點淡淡的清甜味,他特彆喜歡。
陸康想了想,“燉、燉著吃吧,燉了軟爛入味,雞肉撕著吃,一絲一絲的,湯也好喝,特彆鮮美。”這是愛喝湯的。
陸珊最後說,“做大盤雞,配菜要洋蔥、青椒、土豆、豆角。”
小丫頭對雞肉也就一般喜歡,但是她特彆喜歡吃土豆,尤其是吸飽了大盤雞湯汁的土豆,軟軟糯糯,還帶著一股子肉香,這樣的鍋邊素簡直是絕頂美味。
舀一勺湯汁,澆在白米飯上,夾了吸飽了湯汁的土豆和豆角配著米飯吃,那滋味,神仙都不換。
說起雞的做法,三小隻可是頭頭是道。
江喬樂了,指了指籃子裡的母雞,“當著它的麵說它咋做好吃,有沒有想過母雞的感受。”
陸安:“沒事,嚇一嚇說不定能多長一斤肉。”
“掉一斤倒有可能。”江喬道。
“沙薑炒雞、燉雞、大盤雞都好吃。”陸衍笑,“可是咱家隻有一隻雞。”
那確實不能樣樣都滿足,陸安睜著眼睛期盼地道,“要不把雞肉分成三份,既做沙薑炒雞,又做燉雞和大盤雞。”
江喬樂了,捏了捏他肉嘟嘟的小臉,“想法挺好,但是很難實現。”
肉都是大份的好吃,分成三種做法,那吃的就不儘興了。
陸安想想也是,垂頭喪氣地拉長了聲音,“好吧——”
江喬道,“這樣,咱們把雞肉分成兩份,一半燉雞湯,一半我給你們做炸雞吃。”
燉雞湯是因為劉大嫂給的雞是母雞,母雞燉湯補身子補營養最好。
江喬記得後山上有人參、地膽頭、五指毛桃……這些藥材,她跟劉大嫂和林芳去後山挖竹筍和野菜的時候偶然看見過。
地膽頭和五指毛桃都是挺常見的野生藥材,人參也不是那種什麼千年老人參,就是很普通的野山參,大概食指大小。
當時她就想挖了,想放到自家院子裡種,但是被劉大嫂攔住了,說怕失了藥性,而且年份不夠,讓江喬等過段時間再挖,算算日子,現在正好。
燉雞三小隻都是吃過的,他們對炸雞比較感興趣。
陸安眼睛一亮,“媽,啥是炸雞啊?把雞肉下油鍋炸嗎?”
江喬道,“差不多,雞肉直接下油鍋炸容易焦,所以做炸雞都是先裹一層麵粉糊糊再下鍋炸。”
陸珊歪著頭問,“跟炸小螃蟹一樣嗎?”
“對。”江喬道。
說完,把他們三個打發到院子裡,讓他們安個小圍欄,先把母雞養裡頭,又喊陸安,“看看廚房裡有沒有麩皮,有的話拿點去喂雞,沒有就捉點菜葉上的菜青蟲喂。”
陸安急著玩小雞呢,把母雞抱起來,不耐地擺擺手,“知道啦,知道啦,喂雞多容易,我們三熟的很。”
劉大嫂的雞都是他們三幫著喂的,這隻雞冠上有一個小白點的母雞他們三還認識呢,還取了個小名,叫做小珍珠。
陸衍奇了,“怎麼突然想著做炸雞了?”
江喬掃了眼院子裡的三小隻,小聲道,“記得你上回帶回來的報紙嗎,就是那份洋人晚報,上麵報道了一些外國人的事跡,睡覺的時候,我念給他們三聽,他們三光長了吃的心眼,一個勁地問我,外國人都吃啥喝啥,我就隨口跟他們說,吃炸雞漢堡番茄意麵,喝的是可樂。”
陸衍樂了,“所以你才想著給他們三做炸雞。”
江喬兩手一拍,“我還想著自己去菜市場買雞呢,但是劉大嫂剛好送了一隻來,這不是湊巧了嘛。”
陸衍又道,“炸雞好做,那漢堡番茄意麵和可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