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五叔:“先生?”
楊先生回神,才轉身和他一起往回走。
葉五叔問:“怎了?”
楊先生擺手:“沒事。”
楊先生回來太好了。葉五叔可真是被修塢堡的事整得頭大,有楊先生在,他可以大大地鬆一口氣,全心放在防務上。
事情實在太多了,葉五叔忍不住掰著手指頭跟楊先生一件件叨叨起來。
楊先生耐心聽著,隻偶抬起眼看了葉五叔一眼。
似乎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從他到唐北堡,陪著葉碎金去了關將軍駐地,又到京城,這往返多日,直到葉碎金再次整兵出發……
她一句都沒有問過趙景文。
的確現在大家都太忙,尤其郎君們都沉浸在打地盤的興奮中。
但旁的人想不起來趙景文也就罷了,葉碎金和趙景文可是夫妻。
這不是“彆人”。
楊先生撚撚胡須,搖搖頭,把這個事先放下了。
到底對他來說,趙景文也不過是“彆人”。姓葉的人才是他的主公。
比陽是個大城,從前鄧、唐二州刺史的治所在這裡。城高牆厚,大戶多,自兵亂之後,大戶們出錢出力,互助自保,又發動百姓,把城防掌起來了。
和上馬一樣,雖打不了仗,但若有事,也能關門自保。
且和周邊各股勢力都多多少少有些聯係甚至供奉。
隨著周圍勢力一股一股地消失不見,比陽城的人開始不安起來。
十幾家大戶聚集在一起商議這個事。
領頭的那家姓李,自稱祖上乃是隴西李氏,在比陽家大業大,各家都要看他家臉色。
如今他家派出去打聽消息的人回來了,正向各家通報。
“是鄧州的葉家。”李家家主告訴諸人,“他家仿佛向新朝廷投誠了。”
北邊晉國新立,但是晉帝忙著清理偽梁餘孽,手還沒有伸到唐州。眾家都在觀望。
若是新朝廷的大軍來了,他們自然也得俯首帖耳。可如今,不是新朝廷的大軍還沒來呢嘛,鄧州的鄰居先來了。
那要怎麼辦呢?眾人都看向李老爺。
“不要慌。”李老爺道,“鄧州的葉家也不是才冒出來的,這幾年我也聽說過他家,沒什麼稀奇。聽說三年前換了個新家主,大約是年輕人終於坐穩了,這是想向外擴張了。”
他捋著胡須笑道:“年輕人啊,真是有銳氣。”
“但他鄧州葉家,終究也不是山匪流寇,也是要臉的人家。既然要臉,就能說話。不怕。”他道。
李老爺不慌,大家就不慌,都點頭稱是。
李老爺撣撣袖子:“一動不如一靜,等他家上門再說吧。”
差不多的時間,葉碎金正在和俘虜談話:“所以,現在比陽主事的是這位李家老爺?”
俘虜身上還紮著繃帶,被教訓得低眉順眼地回答:“正是。我們的錢糧都是他給的。也是他叫我們一直在比陽周邊行動。”
待俘虜押下去,三郎幾個都蹙眉。
三郎問:“這李家聽起來也是比陽有頭臉的人物,為何要與這些宵小勾結?”
“養寇自然是為了自重。”葉碎金見得多,玩味一笑,“你猜,比陽這些年有沒有人在收稅?”
眾人頓時被點醒。
三郎頷首:“原來如此。”
盤問過幾股人的頭目了,都或多或少地與這個李家接觸過。
四郎道:“這李老爺,狡猾得緊。”
李家資助這些人,又挑撥這些人,使這些年比陽一帶一直呈現出多股勢力並存的形勢。哪一方也做不到勢力大到吞並比陽。
葉碎金嗤笑:“平衡玩得挺好。”
且還心狠手辣,做過一些駭人聽聞的事,也叫葉碎金給刑訊逼供出來了。
三郎握住了腰後刀柄,雖什麼都沒說,一雙虎目卻凜凜含威,隱隱有了殺意。
自南陽之後,他對“地頭蛇”三個字理解得太深刻了。
葉碎金兩指伸出壓住了他的手腕,微笑:“三兄彆急,有你動刀的時候。”
三郎握刀的手鬆了鬆,又緊了緊,點了點頭。
比陽諸家再一次齊聚一堂。
這一次是因為比陽李家,收到了鄧州葉氏下給比陽的文書。
落款是——
【鄧、唐二州刺史,使持節,都督二州,葉碎金。】
這是葉碎金自己親自執筆寫的。
她寫的時候三郎就在旁邊看著,他看到葉碎金寫的,眼神有點一言難儘。
她連唐州刺史印都做好了。晉帝可隻給了她鄧州的金印,她什麼時候把唐州的(偽)印也做出來了?
葉碎金吹乾字跡,瞧了他一眼。
“三兄,做人彆太老實。”她說。
“是,皇帝隻讓我都督鄧州。那又怎麼了?”
“我現在把唐州寫進去。比陽諸人,還能拿著這個去質問皇帝到底有沒有把唐州也給我不成?鄧州、唐州都不大,給我一個還是給我兩個對皇帝也沒什麼區彆。”
“真的,三兄。”葉碎金真誠地說,“臉皮厚點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