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十二章(1 / 2)

朕,不咬人 林笑 6552 字 11個月前

天啟七年,八月初十日,涼秋,聖人萬壽將近。

李淩冰要在八月十五中秋宮宴上,扮壽仙娘娘——麻姑,去蕩水秋千,乘懸天燈,給聖人祈壽。

對於這樣的體力活,李淩冰向來不喜,本是想裝病逃避,但皇後娘娘說:“聖人的壽禮從八月初九至九月初九,整整一個月,這期間,你都可以食葷辛。”

李淩冰從榻上爬起來,“母後,無需多言,我去。”

皇後笑眯眯地將一條麻姑仙裙比在李淩冰的身上,它逐漸長開的身體早已能撐開任何衣裙,“太真,你穿上這衣服真成了天宮裡的神仙!”

李淩冰瞥了一眼仙裙上的羽毛,心裡想:“等上了懸天燈,就真成了一隻任人觀賞的雀兒了。沒什麼意思。”

皇後沒有察覺李淩冰的不滿。

女兒的美貌與修道之人超塵的氣質塞滿了皇後的眼睛和心,她隻在乎女兒美如仙娥,賞心悅目,能夠讓聖人開心就足夠了,其他的又有什麼重要的呐?

八月十五,中秋宮宴,在定昆池邊,金桂樹下。皇族門閥子弟齊聚太真觀。其間,觥籌交錯,宮裙翩飛,人聲鼎沸。

聖人在爐房煉丹沒出來,由皇後領著後宮女眷,坐為上席。後宮裡的女子全都寂寞慣了,罕有這樣消遣的機會,一個個盛裝打扮,以一種獵奇的目光打量這座舉世聞名的太真觀。

舉國之力,才造出天底下這唯一一座真金白銀鑄成的太真觀。

玉璋公主,太真神女,當真是好福氣。

席間,貴女們時不時瞥一眼那些年輕有為的世家子弟,不動聲色地用帕子遮住臉,同一旁的姐妹咬起舌頭。

定昆池上,一架比宮樓還高的水秋千架拔地而起,秋千通體朱紅,樣式簡樸而大氣,如聳入雲霄的一把劍。

清冷而又渾圓的月從秋千架後升起。

此情此景,令正在把一口桂花釀咽進喉嚨裡的嚴克想起一句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這詩他少時覺得太直白,不甚歡喜,但今夜的月亮卻當真隻讓他想起這一句。

仿佛,連月亮到了太真觀也變得如此不同。

彼時,仙樂陣陣,一疊《泛滄浪》簫曲從水麵飄來,所有人都噤聲,把目光移向雲蒸霧繞的定昆池水。

所有人都看到一位嬋娟此豸的仙娥,披著銀色月光,舒展流光溢彩的廣袖披帛,隨著秋千蕩漾,在水波上搖曳生姿。

衣裙一沫一沫,如同湖水清波,又從這柔美的浪波裡鑽出一隻雪白靈動的貂。

秋千被設置得很巧妙,仙娥向前蕩起時,岸邊的人幾乎能捉到她的衣裙。

那些平日嘗儘美人、讀儘詩書的世家門閥子弟也都看直了眼。

在心中不免感慨,從未見過如此脫凡超塵的神仙美眷!

俗物!俗物!家裡的那些女人此刻都成了死魚珠子。

世家子弟們如浪一般朝定昆池邊聚攏,想著趁機扯一扯神女的裙角也是好的。

受了冷落的貴女們一個個鐵青著臉,氣從鼻子裡出,剛想同皇後抱怨幾句,警告玉璋公主不要太過張揚跋扈,卻發現皇後用近乎崇拜的目光望著太真,那份驕傲從眼底溢出,她們也隻能悄悄撇一撇嘴,敢怒而不敢言了。

這其中,尤以壽昌公主最為憤憤不平,她暗中扯著自己的裙子,在心中暗罵:“哼,不要臉的東西,是搶了我的身份,才能這般風光。我倒要看看,你能得意到幾時?”

壽昌公主又悔又恨,覺得自己推出去的果子如此香甜可口,而自己的心又酸澀過青果。

定昆池邊響起一陣歡呼。

人們近乎瘋狂。

原來是太真突然跪倒在秋千架上,一腳向後舒展開,一手抓著秋千架,朝著岸上的人們伸出一枝點點綴滿金蕊的桂花枝。

畫裡的神仙,就是這樣給凡人遞上靈芝的。

一切都是聖人設計好的,隻為了能夠讓人覺得太真就真是神女,自然而然地,就覺得聖人的道修得格外好。

天知道太真為了這個動作,練得有多苦,摔了多少跟頭!

仙女/優美的身姿,流暢的動作,都是裝出來的!

李淩冰已經裝累了,隻想著把桂花枝快點遞到有緣人手上,後麵,還有懸天燈祈福等著她呐!

她李淩冰在水秋千上蕩阿蕩,身上飄飛的裙帶看著有多美,她就有多惱,嚕裡嚕蘇地總是礙著她把桂花枝遞到伸過來的手中。每每以為就要完成任務,平空就會多出一雙手,將那接桂花之人推開,幾次都是失之交臂。

所有人都來拽她的裙角,她覺得自己是楚館秦樓裡的妾。

人群中,她看到嚴克站在那裡,一襲白衣,如雞群裡的鵝,狼群裡的犬,讓人不自覺地就將目光往他身上駐。

她李淩冰的桂花枝可不是誰都能拿的!

她故意不把桂花枝往嚴克那邊送。

太真的衣裙如飄過定昆池的一片雲,一次次在月下池水上靈動飄過。

就在她手中的桂枝成功塞進一位公子的手中時,她如釋重負地沉下一口氣,嬌豔的臉上露出一抹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