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穿過狹窄的窗戶照進員工宿舍,斯塔森站在鏡子前整理製服,將擴音器掛在腰間,麥克風的線順著襯衣的線條一同向上,最後被卡在耳邊。
威爾敲門進來,懷中還抱著今天可能會要用的資料,看到斯塔森一副輕鬆寫意的樣子彆提多羨慕了。
“一會兒就要正式上崗了,我感覺有點心慌。昨天背的東西今天全都忘了,萬一麵對遊客們頭腦發暈,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怎麼辦?”
威爾將手中的資料翻的嘩啦啦想,想抓緊時間再記點什麼,結果什麼都沒記住反而晃得自己眼暈。
“放輕鬆放輕鬆,你可是紐約大學曆史係的高材生,這份工作和你學習的內容正對口。我這樣什麼都不清楚的新手都能勝任的工作,你一定沒問題,自信點!”
說到這裡,想起這份工作由來的斯塔森一頓,眉眼間多了幾分無可奈何。
確認觀察目標後,飛船將斯塔森投放到了紐約。為了更好的融入這個城市,斯塔森拒絕了布萊尼亞克為他包辦一切的提議,隻接受了布萊尼亞克為他準備的證件和一套房子。
考察一個文明需要從曆史和發展潛力兩方麵考慮,斯塔森選擇從曆史入手,真正的曆史大多通過史料和古物記載,而這些大多存在於圖書館和博物館之中。
紐約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足有幾十個,斯塔森決定從大到小遊覽一遍。
越是大的博物館,參觀的人就越多,為了方便管理,各個博物館方麵早早引進了電子預約係統。
斯塔森秉持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仔細鑽研預約係統一個小時後,成功成為紐約梅爾希博物館希伯萊分區兼職解說員。
“我確實是曆史係的,但是希伯萊……我們學院不講這個。”威爾歎了口氣,將一頭卷毛揉的更亂了,“估計這個分區來的人應該不會太多,我的上帝啊,憐惜您的羔羊吧。”
斯塔森被威爾誇張的表現逗樂了,若是上帝真的會將目光投向人間,有那麼多信徒需要他庇佑,肯定沒有時間來憐惜這個一點都不虔誠的家夥。
紐約梅爾希博物館並非是官方博物館,一個
世紀前由一個姓梅爾希的收藏家建立,由其後人不斷經營發展成為紐約最大的私人博物館,私人博物館就意味著沒有官方博物館那麼嚴肅。
這裡有四個場館,斯塔森工作的場館又劃分成許多分區。據斯塔森了解,希伯萊專區隔壁是北歐神話專區,前麵是希臘神話專區,側前方是日本神係專區,可見這家博物館收藏文物的不羈。
威爾的緊張在一個上午的虛度後徹底消失,他站在分區門口張望,看到正門有人進來還有些興奮,確認來人目的地不是希伯萊專區便消沉下去。
“我現在知道為什麼他們隻招收兼職講解員了,休息日客人都這麼少,工作日更冷清了。”威爾搖了搖頭。
“你現在有足夠的時間來做準備,還有足夠的時間搜集論文資料,這是好事兒。”斯塔森笑著打趣了一句,現在這個情況正好,沒有客人打擾他可以心無旁騖的探索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