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蛋垂頭喪氣回到屋裡。
幽怨的目光落在小包勉身上。
“嬸子最近聽力越發不行了,像我爺爺。”他吸溜一下鼻涕,可憐兮兮的控訴起來。
又道:“你可算好了起來,我都快嚇死了,生怕你死了,咱們約定就不作數了,你可是說過以後你當了衙內,讓我當跟班的。”
……
包勉腦袋暈乎起來。
衙內?
跟班。
他好像說過,就是前幾天。
但是前幾天的事兒,怎麼就迷糊起來,二蛋不提他就往徹底忘啦,這事兒仿佛跟上輩子一樣。
包勉想不通。
索性不想了。
他開口:“劉大誌,靠山山倒,你可不能把希望放在彆人身上。”
劉二蛋眼睛瞪圓,咋滴,這是要毀約嗎?
“包勉,你說話不算數嗎?”
小包勉伸手撓了撓自己腦瓜子,生病一次,他整個人想法發生巨大改變,人得自立啊!
剛想跟劉二蛋掰扯一下。
腦子裡突然傳來清晰的電子聲:劉大誌,北宋汴京人,生時不詳,如廁溺亡,死於慶曆三年二月十六。
??
包勉猛地抬頭。
他聽見了啥?
“你說什麼,可以再說一遍嗎?”小包勉開口。
然而剛才的聲音並沒有出現,小包勉本能把方才聽見的當幻覺。
劉二蛋見小包勉不理他,還讓他重複一下方才的話,氣的眼睛發紅。
他為了當衙內跟班,前前後後給包勉送了不少東西呢。
“包勉,你不能說話不算數。”他吸溜起鼻子來,委屈之下,鼻涕噴出一個泡,伸手用袖子擦乾淨。
“劉大誌,你聽我說。”包勉開口。
劉大誌安靜下來,他要聽聽未來的包衙內說什麼。
“劉大誌,北宋汴京人,生時不詳,如廁溺亡,死於慶曆三年二月十六。”沒有起伏的聲音再次在腦子裡響起。
小包勉一頓,這次他確定了,自己沒聽錯,他抬頭看向劉二蛋:“大誌你剛才聽見有人說話嗎,那人說你會掉茅坑淹死嗎?”
劉二蛋眼睛瞪大,氣呼呼盯著包勉。
包勉不承認之前說過的話,還詛咒他掉茅坑,哭著朝外頭跑去:“我再也不跟你當朋友了,你詛咒我。”
包勉他沒詛咒啊!
所以剛才的聲音,隻有他能聽見。
為什麼呢?
因為他夢見神仙了嗎?
那話的內容是真還是假呢?小包勉皺起眉頭,本能想要探究一下。
包吳氏聽見外頭劉二蛋哭聲,從灶房探出頭,問道:“二蛋怎麼哭著跑走了。”
“鬨彆扭哇,娘今天是初幾呢?”小包勉問道。
包吳氏眼裡閃過疑惑,還以為兒子睡迷糊,說道:“二月十六。”
“慶曆三年嗎?”小包勉問。
包吳氏點點頭。
可不是慶曆三嗎?
得虧家裡有個當官的小叔子,不然這什麼年什麼年的,她可沒耐心記。
“……”那如果剛才聽見的話是真的,二蛋要死啦?
小包勉急匆匆往外跑。
“你乾啥去。”包吳氏瞧見身體剛好一點兒的兒子往外跑,腦袋一突一突的。
這大病初愈的人得仔細養著啊!
“我去找二蛋。”小包勉開口,步子邁的更快了。
包吳氏連忙往灶灶膛裡塞了兩根木柴,提著厚實襖子追出來。
她可就這麼一個兒子,不能不仔細啊!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書啦~
求個收藏!
(開篇詩詞王安石 元日 在慶曆三年還未出現,不要追究,書中人物年齡事件並不相符,借用背景。
不符合曆史發展。
跟史書不符。
本文設定包拯是包吳氏帶大的。
吳氏人設:本文人設並非影視劇作品裡毫無怨言一味付出的。
本文中,她能吃苦能受累可以付出,但是也會有自己想法,參考大多數雞娃的媽。
對孩子學習方麵非常花費舍得,但是孩子成績不好也會兄也會歇斯底裡,也會小民思想沾點便宜啥的……
但也不是壞人,會一步步改變強大,撐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