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是忠君愛國,但是侄子也隻有一個,首先得護著純真的小侄子。
包拯收走詩集研究起來,上次隻是匆匆看一眼,便是極為震撼,這次仔仔細細的研究,心情更是翻滾。
大宋的變遷大概在80年後。
會發生什麼靖康之恥。
靖康恥,猶未雪!
看著詩詞下方的注解,靖康恥代表的含義,包拯臉黑。
大宋竟然……
許久他起伏的心緒才慢慢平靜下來。
還好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
還可以改變。
從詩詞中可以看出來,大宋的仁宗是沒有兒子的,最終繼位的是宗親。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小太子還好好的。
日後的大宋會有變化的。
當然想要變得更好。
除卻明君跟名臣,大宋也得有武裝力量。
那什麼西夏跟遼國,若是被將士們擋在外頭,如何會把官家給俘虜了去。
包拯將自己整理出來的時間線記在腦子裡。
慢慢平複心情,而後賞析起詩詞來。
上頭好些蘇軾的詩詞啊!寫的很不錯,什麼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亦或者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詞句,初聞便驚歎,再讀難免神傷,包拯感歎著,突然想到小包勉身邊有個小朋友也叫蘇軾,這是巧合嗎?
小侄子身邊的好友未來竟然是這般闊達的人。
一個不注意,這本文集包拯看到深夜,隻覺得自己詩詞水平提升了不少。
若是今年跟著參加科舉,怕是名次能提升不少。
拿著文集走出房間,瞧見對麵書房有奇怪的光亮。
他靠近推門,瞧見裡麵小侄子手裡拿著一物,能將黑暗照亮。
這?
又是什麼好東西。
包拯敲門進入,問包勉。
包勉拿著手電筒給包拯看,還演示一下這東西的使用方式。
按一下開了,按一下,關了,係統說小電筒是太陽能的,若是沒電了,放在太陽光下曬一曬就能繼續用了。
麵對包拯,小包勉並沒有藏著什麼。
除了自己綁定了個係統,係統還有皮膚穿,其他的他也不覺得需要隱瞞。
包拯聽罷,稀罕的不得了,不過,這東西對他來說用處有限。
頂多夜裡照明。
雖說稀罕,但是沒有討要。
隻是,若是拿出去,又會被人驚訝。
“用時謹慎些,若是被有心人看見……”包拯說著,卡殼了。
被人看見要如何?
殺人滅口?
那是不行的。
但是,若是為人所知,又不能控製,也是一樁禍事,又該如何處置?
一瞬間陷入思考狀態。
“叔叔不要這個手電筒嗎?叔叔你既然不要我就送給狄青叔叔啦,他送給我好些書呢,都特彆有用,好朋友要禮尚往來。”包勉開口。
包拯!
送給狄青!
得了,若是這東西送給狄青。狄青定然知道應該怎麼處置,依著千裡迢迢來回送東西的感情,還有那人的人品,不僅不會對侄子如何,還會小心保護的。
他一個人保護侄子,或許會力有不怠。
若是多一個狄青,那應該好很多。
這樣一來,他也不用跟著操心手電筒引人注意。
而且,這個東西在狄青手裡,確實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隻是,心裡酸溜溜的。
他剛說不要,侄子立馬改口。
韓億請辭官家都給他三辭三讓呢。
包拯看包勉的眼神更複雜了。
包勉……
“叔叔,你後悔了嗎?又想要手電筒了嗎?那我小電筒給你不給狄青叔叔了,他距離咱們遠,聽不見咱們的談話,不會怪你的。”小包勉說著又表示,自家是親叔侄關係最親密啦。
說的包拯心裡暖洋洋的。
喝了這碗迷魂湯以後,伸手在包勉額頭點一下:“我用不著,按你計劃做就是,真是機靈鬼!”
他不是那種嘴甜的人,兄長也不是,吳氏……更不是了。
小侄子這是天賦異稟吧。
三兩句話就把人說的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