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每個零部件都給過目,這才放心。
小公子想要做的遊樂園使用起來非常的壯觀,這麼大工作量的事情,跟人命息息相關,若是哪個地方不對,就會發成生命危險。
這樣一來,他得更為儘心竭力的在質量上把關。
汴京城頂尖的工匠連續勞作了一個多月,這才拚出兩個大型器具。
接下來的任務多的是呀!
公孫策揉了揉暈乎乎的腦袋。
身邊跟著的劉二蛋立馬將提著的涼茶送過去,這些涼茶的做法是公孫先生自己調配的,裡麵增加了一些補神的藥物。
夏日裡喝了,不僅清涼解渴,對消耗的心神也極好。
公孫策喝完,精神頭才稍稍好了一些。
而後視線落在二蛋身上。
這孩子跟著他時間不長,但是學了不少東西。
當然並非內核本事,並非醫術,匠作,文書,算數等。學到的是待人接物,跟人說話,可以說小小年紀已經滴水不漏了。
不管誰跟交談,都不會引起人反感。
當然,隻是大多數人,不是所有人。
人有百態,這世間的人總有些性格奇怪的,跟正常人想法不一樣,這樣的人在二蛋這裡也極為難以溝通。
不過二蛋不在意。
他依舊認真伺候公孫策,想個海麵一樣努力吸水。
自家房間裡的蠟燭都多了好幾根。
是葛氏用來照亮房間,讓二蛋夜裡努力消化學來東西用的。
隨著手裡的錢財增多,葛氏已經有了見識,知道夜裡看書得多點光線,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變成睜眼瞎。
王家。
王祁捧著一碗知了猴,看一眼剛返回家裡的王素。
一步一步朝著書房走去,把知了猴擺在王素桌前:“爹,這個好吃,您要嘗嘗不?”
“你先來一個。”王素盯著知了猴,這個東西能吃。
他是知道的。
普通人靠著耕種為生的老農們,就愛在夏日裡吃這個。因為這也算是有點肉,而且獲得的方式簡單,無毒。
滋味嗎?
他是不知道的。
且看看兒子吃了以後的表現,再說吃不吃。
王祁抬眼看看王素,倒沒懷疑什麼,他拿著筷子吃了一個知了猴,脆脆的,好吃。就是沒有剛出鍋那麼好吃。
而後看向王素。
王素也嘗試起來。
滋味……
確實不錯。
視線落在王祁身上,詢問王祁在鄉下做了些什麼,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感悟。
王祁就趙昕提出來的問題跟王素辯論起來。
當然,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沒有答案的。
不過,王素依舊欣慰。最起碼從兒子這裡,知道大宋太子並非如今官家的性子,更有主見,更有堅持,而且關心民生,關心大宋發展。
未來的大宋,或許要比今日更好。
不過,想到又到往遼跟西夏送歲幣的時間,如何都開懷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