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第一頁, 倒也無甚奇怪的。
總歸不過是男女之情而已。
若是其他人送她的,諸如王夫人,她許是不會在意,甚至樂滋滋看下去。
但是這本書是統統送她的。
統統才幾歲, 六歲而已, 就開始看著等東西。
日後如何健康成長,吳氏一邊生氣一邊看, 想放下書, 又想知道統統究竟看了些什麼玩意。
隻有知道了,才能正確教導。
還能給出解決方案。
吳氏繼續翻閱下去, 都身為女帝了,身邊多幾個男妃又如何?
正好可以陶冶情操。
這些大臣們為何阻止?
吳氏一邊看書, 一邊接受書裡的新奇知識。
看到半宿, 外頭丫鬟敲門提醒:“大娘子,您明日還要對賬, 該休息了。”
吳氏頓了頓, 不舍的看一眼手裡的書, 這本書完全沒有那些隱晦的東西, 頂多就是勾勾手, 扯一下頭發絲, 拉一下衣角,但是這樣細微的舉動,竟然用簡單的文字,讓她讀者心臟砰砰的跳。
這好厲害的文筆啊!
吳氏喜歡看的。
隻是,得睡了。
也罷,明日對了賬繼續看就是。
這書不似那什麼才子佳人,好看的勒。
女子不僅有本事, 還能享受,而不是一味付出。
女子活著?為了何物?
隻是為了吃苦嗎?
那定然不是的!
至於為了什麼,吳氏沒想下去,她此刻已經睡著了。
同處於汴京的王弗小姑娘,將手裡的書冊給合上,她年輕不似吳氏掌管那些麼多事情,她有許多時間可以浪費,偶爾徹夜不睡,看看書什麼的,也不算什麼。
今日至於把蘇子瞻送的書給看完了。
那個登徒子,作何送這樣的書?
他就敢送。
裡麵寫出的東西,夾帶多少私貨呢,真真的氣人!
生氣以後,又覺得有道理。
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做了女帝以後自然也可以呢。
汴京城就有不少的富太太們,年紀輕輕死了男人,而後開始養麵首了,那日子過的可舒坦了。
雖說好些人聽見這樣的事跡都會嫌惡厭惡。
但是心裡吧,指不定在羨慕呢。
那孟浪的小公子送她這個做什麼?
王弗想著想著笑了起來。
總不能讓她開開眼界吧!
不過,看完這本書,王弗的手不受控製,總想寫點什麼,這會兒大部分的話本子都是才子佳人,亦或者什麼遊記見聞,適合女子看的書,少之又少。
女子寫出來的那就更少了。
這樣的情況下,她覺得自己可以先寫幾本試試水。
……
金陵城裡。
夜色降臨,包拯帶著包勉往附近的河畔走去,金陵城的秦淮河頗負盛名。
一行人坐在小舟上,欣賞夜間風景時,跟船夫說起話來。
話裡的內容無非是土豆紅薯,至於教育跟軍事。
包拯並未說起,要知道,百姓了解的東西,也就自己的日常,若是問的太多,會引起人的警惕心,反受其亂。
“紅薯是好東西啊,土豆也好,這會兒鄉下的人,不愁餓死了,若是太餓借上兩塊紅薯就能打發幾日,如果生病那就沒救了。”
船夫臉上帶著笑。
如今的小太子真是好人。
如果不是小太子堅持要把紅薯土豆推廣出來,他們這些百姓,到了冬日裡隻能勒緊褲腰帶,一日喝上一點稀飯,往床上一趟,等著來日的稀飯,至於吃白米飯誰舍得呢。
若是今日多吃兩口,明日就是真的一口吃不到。
那樣是會死人的。
去歲,家家戶戶都種植了一些紅薯土豆,隻要放在地窖裡,封死的嚴實點,不讓紅薯土豆發芽,就能一直留著。
到了冬天,吃過熱乎乎的烤紅薯,紅薯糊糊,還有土豆餅……
冬日裡不再是稀湯稀飯。
夜裡凍死的人也減少了不少。
包拯時不時點頭。
從船上離開,瞧見巷子裡有幾個乞丐。
年紀尚幼,跟統統差不多高。
……
包拯看向公孫策。
公孫策朝著裡麵走去。
包大人長相不似常人,以往遇見事情需要打問,都是公孫策上。
這日雖然敷粉上妝,但是在這樣的時候,都是公孫先生出手,此刻依舊應該是公孫先生出手。
公孫策走到巷子裡。
蹲在地上跟幾個小孩說了幾句話。
而後從荷包裡摸出幾個錢,走回包拯身邊時,臉上帶著無奈。
那些孩子尚且年幼,還不會官話。
這樣一來就詢問不清楚。
公孫策跟包拯商量起對策來,以往出門,會有會當地話的人跟隨,這次……
他們要將大宋每一處都走上一圈,所以在外頭時間不短,帶人,也沒有辦法帶。
“我來!”包勉開口。
他也不會金陵本地的話。
尤其是,金陵城是一種語言,城郊是一種,再隔幾個村子,又有幾個字的語調不同,這還是金陵,若是繼續往南,那邊的語言會更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