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明天給你們答複(求推薦票求打賞)(1 / 2)

女帝背後的男人正文卷049.明天給你們答複吳瓊看著麵前一眾望著自己的大臣們,武稚通宵不睡覺,顯然是因為有要事發生,不然大半夜的把一眾官員喊到皇宮裡來,鬥地主嗎?

武稚不可能沒預想到這種情況,所以她肯定留有提示。

果然,吳瓊感覺到袖子裡放著東西呢,他抬手一摸,是一封信。

“容朕想想,時候也不早了,大家應該也都餓了,先吃個宵夜再說吧,上官,讓尚食局送來些糕點給諸位愛卿,去偏殿用膳吧。”

“諾。”

其他臣子臉上雖然還有點欲言又止的模樣,但畢竟是天子之命,也隻能躬身退到偏殿去等夜宵了。

吳瓊則背過身來,單手撐著膝蓋,雙膝跪地的這種正坐,實在是讓他膝蓋有點受累,雖然現在用的是武稚的身體,將武稚放在衣袖裡的信件拿了出來。

信分為兩段,前半段字跡大氣,很有書法家的內味。

內容也不複雜,主要是為吳瓊做了今日安排,早朝自然是不用去了,吳瓊畢竟不是皇帝,武稚顯然也暫時沒有讓吳瓊和大臣們過多接觸的意思。

而後就是誇讚了一下吳瓊對奏章分類整理,以及提前寫好意見的方法,極為管用。

這一段篇幅比較多,吳瓊看了一遍就懂了,這武稚是想讓我今天再幫她整理一下奏章,就是這個意思吧?

再然後就是武稚想要多了解一些上瀘市的神奇技術,比如會跑的鐵車廂,千裡傳音的手機,還有將人裝進去的電腦等等,希望吳瓊能夠給與幫助。

這個就有點難辦了,攀科技這種事情,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在內燃機出來之前,汽車是想都不用想的,電子產品更是天方夜譚。

而製造一個內燃機,則需要上百種材料,涉及多種學科,可以這麼說,沒有個一兩代,成千上萬人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武稚能有這個想法,在見識了現代各種神奇科技之後,也希望能夠向現代靠攏,而不是神神鬼鬼墨守成規,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好的開端。

吳瓊覺得這個問題,可以以後和武稚好好討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開辦新式學校,摒棄舊科舉,崇尚新科舉,這才是強國富民的捷徑。

當然,現在一些能做的東西,自己回頭去好好百度一下,給武稚和大周一些指導,問題不是很大。

吳瓊繼續看了下麵,從這裡開始下麵就是分水嶺了。

字跡較為淩亂,記錄的也很雜,但看到內容之後,吳瓊覺得問題有點嚴重。

說的是蝗災!

去年關中,山東等地有大旱,正所謂“旱極而蝗”,去年就有蝗災,但規模不大,不過今年,這才夏天呢,多地官員便已經上奏,發現田埂中有大量蝗蟲幼蟲,怕不是今年要泛濫成災了。

信中除了指出了目前所遇到的問題,還給出了武稚的指導方法,共兩點。

第一,便是要祭祀神明,祈求上蒼保佑大周。

第二,令各地官府衙門,巡邏各地,遇到有蝗蟲出生的,極力捕殺,如果坐視蝗災泛濫,就治罪,巡捕打蝗者,同樣治罪。

至於官員們要自己拿什麼主意,信裡麵就沒有寫了,顯然是互換身體的很突然,武稚沒有來得及寫。

但大概也就是跟蝗災有關的事情吧,吳瓊心裡麵已經清楚大概發生的是什麼事情了,倒也不是很慌了。

隻是這武稚所說的治理蝗蟲的方法,在吳瓊看起來,就有點太不靠譜了。

剛才還在想著,武稚沒有凡事都往神神鬼鬼的想,還在心裡誇讚她呢,結果還是逃不出封建時代古人的局限性。

第一是迷信,第二是不知道研究事物發展的規律和原理,解決不了解的突發問題,隻能全靠想象。

祭祀神明要是能治理蝗災,從秦朝開始,兩千餘年的時間,中華大地也不至於爆發五百多起大型蝗災了,相當於每四年就一次大的蝗災。

這裡所說的大蝗災,是災區直接餓死人的那種。至於其他年歲的蝗災,隻要彆把糧食吃完,百姓能填飽肚子,再留有些餘糧,那就是豐收了。

這些天災**,就導致古人經常餓肚子,人均壽命不長,人口總數更是一直都起不來。

除了清代靠著地理大發現,推廣從美洲大陸傳來的文明三寶土豆,玉米,紅薯,不僅維持穩定,而且還將人口推到五億之多。

清代之前,人口最多的時候,就是明朝萬曆時期,一億多人兩億不到,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吳瓊知道這些,當然是因為他是搞寫作的,平時這些東西看得多。

至於說武稚所說的,令各地捕捉蝗蟲幼蟲,那更是沒啥大用。前麵就說了,人力撲殺要是管用,華夏大地還能四年發一次蝗災?

還是得科學治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