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彆鶴淒清覺露寒(2 / 2)

允棠大喜,心裡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忙追上幾步,用近乎淒厲的聲音喊道:“我認得你,是你,是你將我帶到偏院的,我死得好慘呐,你還我命來!”

羅鍋嚇得頭也不敢回,四肢爬得飛快,胡言亂語間,不小心咬到了舌頭,血跡混著唾液從嘴角流出。

有一滴恰巧滴在手背上,他目光一瞥,大驚失色,更加確信了身後有厲鬼來找他索命,頓時連滾帶爬起身想跑。

允棠伸手死死拉住他的褲腳,瞪大眼睛嚷道:“是誰讓你這麼做的?到底是誰?你若說不出,我便將你帶走!”

被她這樣一拉,羅鍋重重摔在地上,他用力甩著那隻跛腳,想要掙脫那隻看上去慘白的手,卻怎麼甩也甩不掉。

他嚇得眼都不敢睜,失聲道:“是,是穀衙內,你赤(去)找他,你赤(去)找他!”

允棠一怔,手下意識鬆開,羅鍋趁機飛也似的逃回屋內,,還把門從裡麵關好。

“穀衙內...”她重複著。

她也調查過很多人了,根本沒聽說過有什麼穀衙內。

她抱著希望,轉頭去看瑞王妃,果然,對方也搖了搖頭。

她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瑞王妃忙去扶她,“許是我識人少,等夫君睡醒,姑娘再問問他就是了。”

允棠低頭看著滿身泥汙,自嘲地笑了笑,鬨騰了這麼一氣,有沒有收獲還尚未可知。

“我找人伺候姑娘沐浴更衣吧。”瑞王妃道。

逄準回身拍了拍銅門,又喊了一聲,銅門才再次打開。

三人來到門前,允棠想到什麼似的,回頭去看九伯,也沒頭沒腦問了句,“你知道我為什麼會在這麼?”

九伯咧嘴笑笑,伸出一根手指,跟頭一起繞起圈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允棠遲疑片刻,隨後釋懷似的笑笑,轉身邁出門去。

*

越州寒露

越王樓上,太子扶著欄杆看著蝗災過境後的越州城,心內感慨萬千。

他們從揚州、杭州一路過來,不但草木皆空,就連牛馬毛和旗幟都被吃了個精光,難民哀嚎遍野,餓殍滿地。

追問之下才知道,朝廷下令撥出的賑災糧食,被附近山頭的土匪搶了近半,剩下的,刨除遭遇蝗蟲群損失的,所剩無幾。

感覺到蝗蟲南下的速度變快了,他們幾人馬不停蹄趕到越州,卻發現這裡的狀況要比揚州和杭州好許多。

從災後的狀況來看,蝗蟲數量似乎少了大半。

越州知州吳燁垂手立在太子身後,道:“下官已經從城中官宦、富商處募得了米糧和銀子,沿街設置粥鋪施粥;另按照官家旨意,又在城中多處設置換糧處,並各處張貼告示,蝗蟲一鬥可換細色穀一升。”

太子眉頭緊鎖,“人手可還夠嗎?”

“這...”吳燁欲言又止。

“直說便是。”

“兄弟們已經幾天沒闔過眼了。”吳燁如實道。

太子稍一思索,轉頭對皇太孫道:“弘易,把我們帶的人,都交給吳知州,由他派遣吧,你隨我去街上施粥。”

“太子殿下,萬萬不可!”蕭卿塵高聲道。

皇太孫和緣起皆詫異轉頭,要知道他可兩天都沒開過口了。

懷疑蝗蟲數量在減少,想要一探究竟,蕭卿塵派人在城中和城郊分彆打探之後,帶回了兩個消息。

一是,招待遼國使團的中秋宴上,出現了幾道特殊的菜,因口味獨特受到皇家貴胄的追捧,好多富貴人家重金求蝗,隻為嘗一嘗這珍饈美饌,這樣一來,很多百姓都全家出門捕蝗,頗有成效。

傳說,這些菜是一位小娘子孝敬給中宮聖人的。

二是,官家準備冊封一名郡主,嫁到遼國作皇妃,以示兩國交好。

從得知這兩個消息開始,他就再沒開口說過一句話。

他不說,皇太孫也知道,這兩條消息,都跟允棠有關。

皇太孫驚訝於此女的頭腦,竟能在千裡之外乾預蝗災到如此地步;又感歎此女的命運,不提複雜身世,本來若是真能與蕭卿塵情投意合,結兩姓之好,也算是圓滿,誰知竟被突然殺出的遼國皇子截了胡。

雖然對這消息的真偽存疑,但蕭卿塵明顯已經按耐不住,想插上翅膀飛回汴京了。

太子皺眉,“有何不可?說來聽聽。”

蕭卿塵麵無表情道:“隨身侍衛是為了保證殿下的安全,萬不可挪作他用。”

太子指著城中百姓,急道:“你來看看,都什麼時候了?他們連飯都吃不飽,哪來彆的心思?”

蕭卿塵不語。

太子拂袖,“平日裡帶那麼多侍衛也就罷了,如今是什麼時候?一大群身強力壯的人圍著我,眼睜睜看著老人孩童們挨餓,也不去幫忙嗎?你知道多開一個粥鋪,每天能讓多少人填飽肚子嗎?”

吳燁聽後拱手道:“太子殿下至仁至善,乃天下萬民之福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