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3章 怎麼就立憲了呢?(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130 字 9個月前

當年朱元璋也用這個辦法占了好大的地盤,如果不是靖難之役後的削藩縮邊,傳到崇禎年間,塞北、口外早就是非常牢靠的漢地了。

而崇禎曆經艱難才把這些地盤再打下來,當然得牢牢占穩了,不能放空在那裡,等著胡虜夷狄餘黨在那裡慢慢發展壯大啊!

所以他得從內地移民過去實邊,而明朝內地的老百姓就是一群老實巴交的農民,不大能打的,而明朝的文官戰鬥力比農民還不如。如果讓文官帶著農民去塞外、口外建立州縣,那就等於是資敵,而且花費也太高,負擔不起啊!

因此朱由檢隻能把塞外、口外“承包”給自己的勳臣——這幫家夥有武力啊!有他們帶著,農民才能在塞外、口外立足。否則,這些農民怎麼可能一放下鋤頭就變成能戰敢鬥之士?而且也沒有辦法把如同散沙的他們組織起來啊!

中原的農民大量的在塞外、口外立了足,那些地盤自然就漢化了。最多幾十年後,就能和內地一樣。

這個法子既能籌功,又能占地,還能緩解內地人口過剩的壓力。實在一舉三得。

但是這個一舉三得的好辦法也不是沒有缺點的,這缺點就是會形成一個戰鬥力強大“新貴族”集團!

現在大明的新軍戶已經有200多萬戶了,而生活在直隸、宣大、燕寧、遼東、遼西、遼南、遼北地盤上的軍戶就多達100萬戶。

而這200多萬軍戶,又是大明陸軍官兵的主要來源......在工業革命到來之前,他們就是東亞的最強武力,擱在全世界也是數得上號的強兵。

彆的不說,光是這些軍戶可以支撐起來的騎兵,就不下20萬!

無論是縱橫草原,還是稱霸新大陸,都需要他們啊!

所以安撫好這200萬軍戶,就是大明統治得以穩定和延續到關鍵。

而要安撫好這些人,當然就得保證他們可以參與大明朝廷的政治,並且獲得足夠的話語權......沒有話語權,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士大夫官員變成叫花子兵的!

而明朝的科舉製度,顯然不能保證這群邊地武夫的話語權。因此用君主立憲的辦法,讓這些軍戶和他們上麵的新貴族可以參與朝廷大政,就是安撫和保護他們的最佳方案。

崇禎皇帝並不知道君憲的害處,而且他也不想讓大全都集中到朱慈烺一個人手裡......雖然這一世的朱慈烺挺乖的,但是上輩子他是天下第一逆子啊!

所以搞個庫裡台大會約束一下這個逆子好像也不錯......

“這個與民、與勳貴、與宗室、與天下的約法還是不錯的!”朱由檢思考了半晌,終於點了點頭,“天下是虛的,而民、勳貴、宗室是實的。那麼這個約法之會,就應該以這三者為主。與會之人,或有各省稅會薦之,或有200餘萬軍戶薦之,或有我大明的宗王薦之......老大、老三,你們倆就在北京多呆一段時間,好好商量一下具體的辦法。等明年去開平開庫裡台大會的時候,再和老二他們商量,如果大家都覺得不錯,那麼朕就在讓出蒙古大汗之位後,正式詔告天下,宣布內禪的時間和與天下約法的內容。”

“父皇英明!”

“父皇所為,實乃開辟天地之舉,必將明垂青史,為萬代敬仰!”

朱慈炯和朱慈烺二人趕忙給崇禎皇帝送上了高帽子,雖然崇禎搞這個君憲一半是無奈,一半被騙,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成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創之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