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 一定要講義氣啊!(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3866 字 9個月前

怎麼還有歃血為盟?

朱慈烺聽了這話,都有點不敢想象大明、大蒙古、小日本,還有一堆大明的兒子國、孫子國開議會的場麵了,不會是一群大老拿著大香拜關二爺,再喝雞血酒,然後再一起發誓:講義氣、保江山、扶皇帝(天皇、大汗、大王),如有違背,三刀六洞吧?

不過崇禎並沒有覺得這有啥不對,他也不知道後世的幫會組織是啥模樣的......而且喝血酒、拜關公這一套,不就是民間團體一起開大事前締結契約的儀式嗎?

喝血酒、拜關公,才能顯出契約精神嘛!

“西聖公,”朱慈烺皺著眉頭問,“那與會之員用什麼名號?”

不會叫什麼“洪門兄弟”吧?

孔胤正笑道:“回太侄殿下的話,臣等商議下來,覺得議政之員的名號應該儘可能體現尊貴,同時也要區分高下。議政之員分三等,上等為宗室之員,可以稱為議政王或議政公。中等為勳臣,可稱為議政大臣。下等為國人或平民,可稱為議政大夫。”

還算正常......朱慈烺想了想,就是有點法蘭西三級會議的意思啊!

“那官員呢?”燕王朱和壕插了一句,“官員不參加議政?”

“官員當然要參加議政了,”孔胤正道,“不過他們不應擔任議政王公、議政大臣和議政大夫。而是應該以本兼各官參加天地會、三合會和列藩會。天地會、三合會和列藩會所議之事,如果涉及各官的本兼各職,他們自然應該與會。否則的話,官員們就不必與會了,以免耽誤太多的時間在不相乾的議政上。”

“這個對頭!”朱由檢說,“本朝的朝會之弊,就是不相乾的官員廢話太多,所提建議大多沒有可行性。如果遇上朕這樣善於治國用兵之君,還可以乾綱獨斷,否則的話,朝廷可就沒個準信了。”

這些都是血的教訓啊!

上輩子朱由檢就是因為懂得太少,不能靠自己的知識做出決定,隻得聽取朝臣們的意見,結果朝臣們大多和他一樣無知,而且還特彆能胡說,說的他都找不著北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又吩咐道:“天地會、三合會、列藩會的職權隻有三個,一是監督國君繼承;二是對國家的民政、財政提出建議;三是監督朝臣,彈劾貪鄙不忠之徒。

至於其他軍國重事,天地會、三合會、列藩會一律不許討論。”

朱由檢其實對君憲什麼的,並沒有太多的概念——實際上早期的君憲都這樣,就是一群不大懂的國王、貴族、大臣在瞎搞。而他之所以要搞這麼個東西,其實是為了監督皇位(汗位、王位)繼承的......可不能把屬於老朱家的寶座交給亂臣賊子!

“至於同盟會,”朱由檢又道,“同盟會與會之員,由各國的天地會、三合會、列藩會推舉,其職責除了監督國君繼承之外,則是監督同盟諸國的軍事、外交,並提出建議,但不可乾涉各國的民政、財政。以後同盟各國,都是父子兄弟之邦,當一致對外。而各國之間有什麼矛盾,就拿到同盟會上來說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