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又要入狼窩了!(求收藏,求推薦)(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3998 字 10個月前

天津衛,潞河東岸,一座名為張家堡的鎮子上空,紅底黑字的闖王軍旗,在三月二十四天明時,就已經迎風飄揚起來了。

這是一座曾經繁華的大鎮,鎮子周圍有高大的夯土城牆,城牆之內有七八條縱橫交錯的街巷。沿街的房子都開辟出了鋪子,是前鋪後宅的格局。看這些鋪子的大小,就知道鎮子曾經有過的繁華。不過現在繁華早就不在了,大部分的鋪子都關張好些年了。曾經在這裡做買賣的商人,要麼遠走他鄉,要麼遷去了潞河西岸的王慶坨。

不過張家堡鎮子上最古老的大戶人家,早在洪武年間就隨北上的明軍定居於此的張百戶一族,卻依舊居住在這座快要荒廢的鎮子上。

實際上,張家堡原本就是一處百戶所,百戶一職世世代代都由張百戶一門世襲。傳到如今已經有十五代了!

現在軍戶製度早就名存實亡,不過還是有不少百戶、千戶家祖在世襲的地盤上當了土豪。張百戶一族就是這樣的土豪!早年天下太平的時候,他們家因為占了運河沿岸的地利,可是興旺發達了好些個年頭。家裡麵還出了不少舉人、秀才,算得上天津衛有數的士大夫之門。

對了,明朝的軍戶和士大夫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兩個階級。更沒有士大夫欺負軍戶或是軍戶比民戶低級的概念。雖然軍戶在參加科舉時比民戶多了一些限製,但是明朝的軍籍進士占進士總數的比例,平均下來高達百分之三十!明朝的軍戶人口可遠遠占不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怎麼可能有那麼多軍戶嘛!

所以軍戶的中高層和士大夫根本就是一群人,也不存在軍籍進士低民籍進士一等的事情。

除了這百分之三十的軍籍進士外,中上層軍戶還長期壟斷了明朝的武職。可以說是文武通吃,世襲和科舉兼顧。他們才是大明統治最大的受益群體……說他們是支持大明天下的中堅也不為過。

當然了,日子好過的是中上層軍戶,底層肯定是苦的……不過任何時代,處於底層的窮苦人民通常都是苦的。而中上層軍戶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戰鬥力,則是大明天下崩壞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這十數萬家軍戶仍然有洪武年間老祖宗的戰鬥力,哪兒有什麼流寇,有什麼東虜?早就給剁成肉泥了!

張家堡這邊的百戶張宗保當然也沒祖宗砍人的本事了,他雖然有個百戶世職,但實際上是個文人。在承襲祖上傳下的世職前還考過科舉,中過秀才,寫得一手好詩,在天津衛的士林之中也小有名氣。

另外,他還有兩個堂房兄弟都中了舉人,其中一個還在外地做官,另一個名叫張宗義的,長住在天津衛城。是天津衛的士林領袖!

不過張家畢竟是世襲的百戶,即便棄武習文了,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張宗保和張宗義兩兄弟,都四十好幾快五十的年紀,都還能縱馬狂奔。

在三月二十四日上午的時候,兩兄弟就從天津衛城出發,領著天津兵備道原毓宗和天津巡標楊維翰以及幾十個楊維翰的家丁,飛馬奔向已經被大順軍占領的張家堡。

不過他們不是要去收複張家堡,而是要去張家堡拜見大順天兵的大將郝搖旗!

一樁天大的功勞,正在向他們幾個招手呢!

張宗保是昨天傍晚將大順天兵迎入張家堡的,隨即就從郝搖旗那裡得到了一個立功的機會!帶著一封李過的親筆信,去天津衛城見兵備道原毓宗!

原來老家在陝西蒲州的原毓宗,因為親媽雷氏被李自成所獲,早就在暗中歸順了大順,許為內應了。他本來是個不大要緊的內應,在大順橫掃天下的時候,根本是不起眼的存在。但是一樁誰都沒有想到的大功,竟然就砸到了原毓宗等人的頭上。

大明太子朱慈烺也許還有崇禎皇帝,很可能已經逃出了北京城,正往天津而來!

如果原毓宗能幫著大順天兵拿住崇禎父子,那可是天大的功勞,怕是能封侯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