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是很同情袁崇煥的,因為他前世的工作重點不就是吹牛和聽人吹牛嗎?在這一世,他能走到今天,不也是靠一個吹字嗎?從某種意義上說,袁崇煥和朱慈烺就是同行啊!
吹個牛就把自己吹死了,還是一刀刀剮了三千多刀,崇禎你有沒有人性啊?
再說了,明朝取士的製度不就是“以吹為本”嗎?科舉考試中除了做八股文,就是什麼詔、誥、表、判和策問,其中策問的分量很重。一幫沒有什麼實際工作經驗的書生靠什麼寫策問?不就是吹牛嗎?你取士就取吹牛之士,當官的能不愛吹牛嗎?所以當皇帝的必須要能分辨真偽,不能彆人吹什麼你都相信,回頭發現上當了,為了泄憤就把人剮了......這是不講道理!
朱慈烺接著又道:“還有那位孫傳庭,何等忠心任事之臣,無端下獄不說,放出來任事後又不能信任,一味催促他出秦關作戰,生生把人家逼上絕路。袁崇煥愛吹牛父皇要殺他,孫傳庭說真話父皇又不相信了......到現在連撫恤追贈都不給,多叫人心寒啊!”
可不是嘛!堂上三十來個大臣都深有同感啊!崇禎這個皇帝你和他說瞎話他相信,和他說真話他不相信......就這樣的君父還自以為英明,真是讓下麵的人很為難啊!還是下台,快點下台吧!
“這,這個能怪朕嗎?都是臣子們太奸詐了!一會兒真一會兒假的,叫朕如何分辨?”崇禎被兒子懟得糊塗了,一著急真心話都吐出來了。
“父皇,您怎麼能不會分辨呢?當皇帝就得會分辨臣子們的忠奸真偽,怎麼能不會呢?”朱慈烺連連搖頭,“幸好有兒臣輔佐,要不然大明天下真的要斷送在父皇手中了!”
“你,你,你要氣死為父嗎?”崇禎給氣得臉紅脖子粗的,又說不過兒子,又不敢動手打兒子——朱慈烺可是殺人不眨眼的,崇禎也怕啊!
朱慈烺卻站起身,向崇禎施了一禮,“父皇誤會兒臣了,兒臣是在向父皇進諫啊!《新唐書》雲:天子有諍臣,雖無道不失其天下;父有諍子,雖無道不陷於不義;故雲子不可不諍於父,臣不可不諍於君。兒臣就是諍子和諍臣啊!”
你是諍子諍臣?崇禎皇帝心說:那朕就是那個無道的君父了?
“陛下,皇太子孝義忠厚,正是陛下諍子啊!”
“陛下有這樣的諍子,實乃社稷之福,陛下之福。”
“老臣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崇禎還沒有發火,堂上的大臣們已經紛紛向他道喜了。朱慈烺聽到這一片稱讚自己的聲音,也是相當欣慰的。如今的大明果然是眾正盈朝,中興大業有望了!
“好啊,你們都是諍子諍臣,”崇禎皇帝都快給氣哭了,“就朕是無道昏君,行了吧?等複了京師,朕就退位讓賢!”他一指朱慈烺,“讓你這個諍子來做皇帝!”
諍臣們馬上異口同聲道:“陛下聖明,大明中興有望......”
朱慈烺卻歎了一聲,向崇禎皇帝行了一禮:“父皇如果實在想要內禪,可以等朝廷到了南京,諸事大定,然後再祭掃孝陵,稟明太祖高皇帝後再施行。”
“什麼?”崇禎皇帝一愣,“京師眼看就能收複了,朝廷還有南幸的必要嗎?”
朱慈烺歎了口氣,搖搖頭道:“父皇,朝中的臣子們大多喜歡吹牛,遼東的韃子難道是老實人?韃子在騙我們啊!我們不能回京師,那是韃子的陷阱!咱們要去了北京,那可就死無全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