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訓練之餘,還有守備浮橋的任務要完成,同樣不得有半點懈怠!上回天津衛之戰中,因為浮橋被燒,守橋部隊的軍官都被降為了最低級的帥府衛士!
所以俞大仁現在可是睡覺都睜著一隻眼,就怕天津衛那邊的流賊再殺過來。
順便一提,這座浮橋的功能其實就是阻斷衛河,避免流賊的船隊突襲大沽口和海沙島碼頭的。
大雨裡頭,俞大仁又一次開始了例行的巡查。他在布麵鐵甲外頭披了件蓑衣,沒有戴頭盔,而是戴上了防雨的鬥笠,提著把用油布裹了槍尖的長槍,靴子外又套了雙防滑的草鞋,一個人從南岸的木堡步行走過浮橋,檢查橋上所有的崗哨,然後再登上北岸的木堡,等待放到北岸外圍去的暗哨返回。
現在衛河北岸是一片明、順、清三不管的地帶,土匪橫行,還有不少豪強結寨自保,非常混亂。不過真正讓朱慈烺擔心的還是北麵的韃子突然南下!
永平到大沽口也不過三百多裡,騎兵馬隊兩日就能走完了,朱大太子可不敢掉以輕心。哪怕今天是自己納妾的好日子,也依舊向北岸派出了大量的暗哨。
這些暗哨都直屬克難新軍指揮使司,全是天津衛當地出身的士兵,對衛河北岸的地形非常熟悉,出動的時候都會喬裝改扮,或裝成行商,或偽裝成難民,每次出動一天便要輪換。
大約四個時辰前,一隊裝成鹽販子的暗哨就通過浮橋北上,現在差不多是被他們替換下來的暗哨返回的時候。
俞大仁剛剛登上木堡,那邊就突然響起了馬蹄踐踏泥水的聲音,也不知道是不是暗哨返回了?
他連忙向木堡上值守的兵士嚷道:“戒備!”
那名士兵應了一聲:“得令。”
然後就取出個銅鑼,用木棍敲打起來,發出“當當當”的刺耳聲響。木堡裡麵有一隊正在休息的士兵,聽到銅鑼預警,也不敢怠慢,連忙披上棉甲或布麵鐵甲,提上各自的兵刃上了戰位。木堡的大門一直緊閉著,這個時候更加上了頂門杠,好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不一會兒,就看見一群披著蓑衣,拄著木棒,背著竹簍,拉著毛驢的“商販”,撒開丫子奔向木堡。
“旗總,是自己人!”剛剛登上木堡的隊正對俞大仁說。
“不對!”俞大仁非常警覺,“沒有那麼多人......有情況!”
他的話音剛落,那邊就傳來了天津話:“二五眼!”
這是罵人的話,也是暗哨過橋的口令。
俞大仁馬上答了一句:“彎心眼子!”
這也是句口令,兩邊口令對上,那邊馬上就有人嚷道:“快開門,北邊兒來了大隊人馬!好像是代王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