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龍托左懋第幫自己遞折子也是深思熟慮過的,因為他這個南京守備是很虛的。他是空降來的北京勳貴,在南京這裡人生地不熟,而且也沒上任多少時間,也沒帶多少親信上任。所以掌握不了南京京營軍,甚至還有可能在南京勳貴的監視之下。
因此他不敢讓南京京營的人去給自己遞交密折,甚至不敢派自己的家丁前往——他這也是膽小過了頭,其實南京的那幫勳貴辦事哪有那麼縝密?
而趙之龍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認為左懋第可靠——左懋第的確沒有就太子歸政的問題表過態,而且他也沒參與史可法、高宏圖的勤王。他是巡江禦史,管水師的,北上去乾什麼?
另外,左懋第是山東萊州人。萊陽左家是萊州名門,擁有大量的土地。而朱慈烺在登萊二府采取了“改流歸土”的政策,等於將萊陽一縣變成了左家事實上的“封地”。所以朱慈烺的“土地政策”並沒有傷害到萊陽左家的利益,反而讓左家得利了。
而且趙之龍還認為朱慈烺儘快擺平找麻煩的東南勳貴,掌握東南的大權,對山東抗虜的大局必然有利。作為山東大地主的左懋第肯定是支持朱慈烺的......
所以通過左懋第向朱慈烺送上奏折,表明心跡,肯定是不會錯的。
這樣他就能的從一名反賊變成了打入反賊內部的忠臣了!
不過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左懋第這個正人君子雖然不會摻和進“勤王”的泥坑,但他還是同情“勤王忠臣”的。儒家最講孝道,朱慈烺乾的事情怎麼看都是逆子啊!
趙之龍要出賣“勤王忠臣”給忤逆不孝的太子,妥妥就是個狡詐小人。左懋第一正人君子,東林後繼,怎麼可能給趙小人傳遞出賣忠臣的密折?
這不成了小人的幫凶?這可不是正人君子所為啊!
所以正人君子左懋第在南京收了趙之龍的密折,然後就給丟進長江了......
......
“左卿,令堂的忠貞,本宮是非常佩服的......唔,她老人家雖然是在李自成敗出北京後殉國的,但還是我大明的節夫烈女!”
左懋第聽著朱慈烺的話,總覺得變扭啊!他娘親分明是為國殉節的貞節烈婦,被朱太子怎麼一說,咋就變成為李自成殉節了......
朱慈烺說話的時候眉頭皺著,他其實是不讚成陳氏這種把自己餓死的做法——一個漢族老太太把自己餓死對大清朝能有什麼傷害啊?還不如在左懋泰那個漢奸家裡麵大吃大喝呢!把個狗漢奸吃窮了,也能削弱一點大清朝的實力吧?
而這個左懋第在曆史上也是“白死”的,好像被南明派去出使清朝,讓多爾袞逮住逼降,最後死不投降,把命送了......雖然左懋第沒有投降,但是多爾袞其實也達到目的了!
多爾袞並不是真的多看重左懋第,沒有他幫忙大清國照樣一統天下了!多爾袞這麼乾是為了向全天下有誌當漢奸的讀書人表明心跡——他是很迫切的希望你們來投靠的!哪怕如左懋第一樣死硬,隻要肯投降,照樣有官做。而和大清國對抗到底,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所以朱慈烺是絕對不會把左懋第這樣的人派去出使清朝的!
但是左懋第還可以重用的,就憑他那性格當中遺傳的死硬,就能在山東和韃子乾到底!
朱慈烺接著說:“其實令堂之死,並不是因為流寇入北京,而是因為韃子入北京!所以令堂是殉了漢人的天下,韃子就是你的殺母仇人啊!
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左懋第,你想不想報仇?”
啊!這就殺母之仇了?左懋第心說:俺娘是自殺的,不是讓韃子殺掉的,這可不能亂說......
朱慈烺看到左懋第不言語,眉頭就皺了起來:“你想不想報仇?你是不是孝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