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微微皺眉,這個顧君恩還是有點狡猾的!
“戰國時期沒有人會把友邦國君的夫人扣為人質吧?”他頓了頓,“而且你們扣了我國兩位皇子為質是不是多了一些?本宮一共也就三個兄弟啊!
要不這樣吧,永王就留在長安為質,將袁貴妃和五皇子放歸金陵如何?”
“這個......”顧君恩想了想,笑道,“本使不能做主,須得回去請旨。”
朱慈烺點點頭,又道:“王承恩是為了照顧本宮的兩個弟弟和庶母才不得已留在貴國的,其忠義之行堪比三國時候的關羽。”
關羽?王承恩苦苦一笑,自己這個關羽把劉皇叔給坑了,還幫劉阿鬥奪了他爸爸的大權.......
朱慈烺接著道:“不如就讓王承恩護送袁貴妃和本宮的五弟一同返回。至於定王,貴國也應該待之以禮。”
“我國是禮儀之邦,待定王以禮是肯定的。”顧君恩道,“至於是否能讓王公公護送袁貴妃和五皇子返回,還得由我家皇爺做主。”
“如此也好,”朱慈烺點點頭,“今日就談這些吧。至於兩國的邊界怎麼分,又如何聯手抗清,又該如何設立使館,又要如何通商等等的,咱們慢慢再談。”
他又對王承恩道,“父皇如今就住在西圃,稍後就安排你去覲見,將袁貴妃、永王和五哥兒的情況和他說了。”
......
就在王承恩和顧君恩同朱慈烺見麵的七天後,大明的使臣就大搖大擺抵達了太原府。
當然了,抵達太原的並不是從南京派出的使臣。這年頭也沒火車,而且中原大地兵荒馬亂的,一個使團從南京到太原可沒那麼快。
現在抵達的是從大同府而來的使者駱修身,他是來欺騙李自成的!
雖然他反對聯清坑李,但是他說的話在大同也沒啥分量,王永吉、薑瓖、高第都不愛聽,所以也就沒什麼辦法了。
太原府現在顯得非常蕭瑟,甚至比大同還不如!
駱修身一行人入城時正時一天中最熱鬨的正午前後,但是太原城池中依舊清清冷冷,市麵無比的蕭條。
街道兩邊大部分的商鋪都倒閉了,就是勉強開業的,也沒幾個客人。
“這市麵也太差了吧?”駱修身眉頭一皺,就向陪同他入城的一個大順的官員發問。
這官員也是個北京出來的貳臣,姓王,名白洲,是崇禎16年的進士,和駱修身原是認得的。因為他是河南人,老家還被大順統治,所以現在並沒有背叛李自成,還在當大順的官。
聽見駱修身的問題,他隻是苦苦一笑:“又是兵禍,又是助餉,最要命的是鄉間的農戶都不交租子了。所以太原的士紳都窮困下來了,士紳無錢,生意就難做,市麵能不蕭條?”
“原來如此,”駱修身點點頭,“總算是讓貧苦的農戶得了溫飽。”
“的確如此。”那官員答道,“夏天的時候還連日下雨,總算緩了緩旱情,今年太原府的小民倒是容易活了。
另外,漕運因為兵禍阻斷,也讓江南的絲棉到不了山西。山西的土布也能有點人買......若是皇爺能好好經營,老百姓的日子總能好過一些。”
小農經營,講究的是男耕女織。明末因為江南絲棉太盛,而商業流動又不加限製,所以北方的“女織”收到了極大的衝擊。而“女織”向來又是小農獲取現金收入的重要手段,在“女織”失去市場後,農戶們就很難得錢。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後,朝廷又要多收銀子少收實物。
對於工商發動的東南而言,多收銀子其實是好事兒,但是中原、西北情況相反,農民的手工業因為江南絲棉的衝擊失去市場,得錢不易,隻能賤賣糧食換取銀子交稅。
而如今闖王不僅“三年免征”,而且還不在保護地主士紳的利益,又切斷了江南手工業品的運輸途徑。對於貧下中農們而言,日子的確在好轉。
但是太原的士紳卻對李自成的統治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