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與誰共江南?(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3990 字 2024-03-24

如果四千二百多萬畝都能照著這個標準收取,那麼總共就能收到2100多萬石白米。其中的一成用於各級軍屯衛、軍屯所的開銷,一成用於運輸費,其餘都上繳大元帥府......差不多就是1600多萬石吧。”

“不多啊!”鄭芝龍笑道,“東南的土地都是一年兩季,抹平豐年荒年上田下田,再扣了種糧,所得的均數怎麼都有一石半百米吧?再少那就是偷懶了......一石半交五鬥,還餘下一石米。要租我家的田,交那麼點租子可不行!”

“是不多!”錢謙益道,“他們原來要交的租子,每畝不會少於一石,可是朝廷卻得不到幾斤米。”

東南的田,隻要不是梯田、坡田,一畝產米兩石的均數都有。如果租地主家的田,一石米的租子絕對是不會少的。軍屯田隻收五鬥,那絕對是個優惠價。

而且東南的田並不都種稻米,還有相當數量是種棉花、種桑樹、種茶葉、種油菜的、種蔬菜、種果子的。種經濟作物可比種稻米賺得多!

現在軍屯衛不管佃戶種什麼,一律都是三到七鬥米的租子。而且沒有額外的攤派、賦稅、徭役、加征。

對於真正租田耕種的民戶、軍戶(現在也免除軍籍)而言,這樣的租子絕對可以喊皇恩浩蕩了。

可問題是東南這邊還有許多士大夫“租”了軍田和官田,然後一粒米都不交上去的......所謂的“侵占”,其實就是以租種的名義進行的。

要不然怎麼占?直接把軍田、官田劃到私人名下做出地契?那是不行的,魚鱗賬冊上怎麼做?

所以朱慈烺一旦將軍屯官田的整頓推廣到南直隸、江西、浙江、福建等東南省份。那麼東南士大夫可就要損失慘重了!

另外,朱慈烺設立的軍屯所直接和佃戶簽訂佃租合同的做法,也讓東南的有識之士看到了不好的苗頭。

光是這4200多萬畝土地上的佃戶就不下200萬戶了......佃租合同一簽,這200萬戶就置於軍屯所的庇護之下了。

雖然他們不是軍籍,但是通過軍屯所,朱慈烺還是可以直接從他們中間征募兵丁!而軍屯所的權威,也可以讓他們免於被其他士紳和官吏剝削。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200萬戶就是依附朱慈烺的佃戶了......如果將來朱慈烺將整個東南所有的軍屯、官田都納入軍屯衛,那麼他控製的土地很有可能會超過8000萬畝,佃戶將會達到400萬戶,每年收取的地租將會達到3200萬石!

而朱慈烺多了3200萬石,東南的士大夫和勳貴的口袋裡每年就會少掉至少4000萬石......4000萬石加上400萬戶,東南屬誰,不是明擺著嗎?

鄭芝龍吐了口氣,笑著對鄭森道:“明兒就帶茶姑去參見吧......也讓千歲爺看看你妹子。”

鄭森道:“大人,那100萬畝的奩田給不給?”

“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