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誓殺吳三桂!(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018 字 10個月前

“皇爺,您要讓出潼關?”汝侯劉宗敏馬上就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思,皺著眉頭道。“若是吳賊拿下潼關後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額們怎麼辦?”

澤侯田見秀也道:“是啊,皇爺,吳三桂可是挺能打的,從山海關這一路打過來,額們可沒在他手底下占過便宜。”

蘄侯穀英搖搖頭:“皇爺,額們守著潼關不是挺好的?潼關天險,夠姓吳的打上幾個月。額們先把關中的土地分給將士們......有了田產,將士們的乾勁就起來了,不怕打不下去。”

分地這事兒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也不能低估大順軍將士保衛土改勝利果實的決心!

真要分了土地,長安這裡的八萬幾千人可就是為自家的二三百畝傳子傳孫的田產而戰了。靠吳三桂麾下的三四萬人,還真不夠他們打的!

李自成微微笑著,“現在真韃虜的大軍分成三路,一路屯河北,一路圍大同,一路鎮山西......其中屯河北和圍大同的兵是動彈不得的。也就隻有鎮山西的兵能支援一下吳三桂,但是也來不了太多。因為朱明的代王朱慈炯上了呂梁山,現在控製了呂梁山區的三州九縣,和死守大同的薑瓖遙相呼應,牽製了山西韃虜的主力。所以吳三桂其實是孤軍西進,穩紮穩打又如何?能打又如何?橫豎就是三四萬人,還怕吃不掉嗎?”

大順永昌皇帝笑了起來,顯得信心十足:“額們要經營地盤,也得先讓韃虜知道厲害!隻要殺了吳三桂,韃虜一定不敢再來陝西撒野......額們才能安心經營上幾年啊!

額這些日子一直在讀史書,發現如今天下的形勢有點類似南北朝時期兩魏南梁分庭抗禮。額們大順就是其中的西魏,雖然窮,但是據有關隴形勝之地。隻要能把府兵製搞好了,東虜和南明終究不是額們的對手!丞相,軍師,你們倆說說,額說的對不對啊?”

牛金星和宋獻策互相對視了一眼,心中有了同樣的答案:不對!皇爺您說的不對......南北朝那時候關中可比現在富裕!那時候關中還是富饒肥沃的天府之國。要和現在一樣,也沒後來的北周隋唐了。

“皇爺高見!”

“皇爺聖明!”

雖然都知道李自成說的不對,但是牛金星和宋獻策卻同時說出了恭維話兒。倒不是害怕李自成容不得真心話,一刀宰了他們,而是擔心李自成再當李跑跑,放棄關中往湖廣而去。

在正月的時候,李自成就和牛金星、宋獻策商量過南下的可能——如果清軍全力西進,那麼關中必然不守,棄關中就湖廣便是李自成心目中的上策了。

可是牛金星和宋獻策卻都認為南下是沒有出路的!不僅南下沒有出路,任何放棄陝西根據地的做法都是沒有出路的。

因為現在大順的主要敵人不是虛弱的大明。而是軍事實力強大,軍隊善於打運動戰和野戰的韃虜。

所以大順再要想當回流寇也不可能,根本流不起來,會被清軍追殺到走投無路的!

至於南下,大順也沒有水軍啊!上回在天津衛河上就吃了虧,現在再去長江......想想都不靠譜。朱慈烺可是有長江水師的,而且還拉攏北沈南鄭兩大“海賊集團”,打水戰連韃子都不是對手,何況大順?

因此牛金星和宋獻策還有已經去襄京當官的顧君恩對於大順朝的出路倒是有一致的看法,就是原地堅持!

“好!”李自成點點頭,信心十足地說,“那就這麼定了,放吳賊入關中,然後彙合十萬大軍,聚而殲之!”

......

“什麼?流寇棄守潼關了?”

剛剛抵達陝州弘農衛城的吳三桂,還沒來得及召集諸將研究怎麼攻打潼關,他的先鋒吳國貴(吳國勇的哥哥)就遣人送來了捷報——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潼關,居然被李自成的軍隊主動放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