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明有水師,清有大炮(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415 字 10個月前

渦水、西肥水和北肥水上的船隻,當然都是中都留守司根據大元帥府的命令留下給清軍的,目的就是要方便他們渡淮南下。

引誘清軍渡淮是大元帥府軍令衛根據朱慈烺的令旨所製定的兩套決戰方案中的一套。

另一套方案就是在洪澤湖北岸進行決戰——黃得功現在正依據命令,率部沿著汴河河道向洪澤湖退卻。在豪格抵達蒙城的同一天,他的部隊已經退到了虹縣一帶。如果再向南退,就會進入泗州地界。此時的淮河在泗州一帶有個大拐彎,形成了泗州三麵環水(其中西、南兩麵臨淮,東麵靠著洪澤湖)的地形,境內溪流眾多,水網遍布。而泗州城又經過棱堡化改建,極為堅固。

黃得功部隻要退入泗州,基本上就算萬無一失了......豪格如果跟上去,那他也就差不多了。到時候朱慈烺就會率軍渡淮,繞到豪格背後,封堵上他的後路,迫其決戰。

不過這套方案似乎沒有奏效,豪格隻是派了三兩千騎兵驅趕了一下黃得功,就沒再理睬他——在豪格看來,黃得功掩護著高傑的側翼,而高傑的正麵則對著多爾袞、多鐸兄弟的心腹多羅貝勒尼堪。如果把黃得功給打垮了,高傑沒準又得跑路。

這樣邳州、宿遷、睢寧、桃源、沐陽、朐山(海州治所)、贛榆等州縣,又得落在多鐸手裡......這樣多爾袞、多鐸就太得意了!

所以在黃得功跑路後,豪格就將自己的騎兵招回,然後全軍沿著渦水步步為營,向南推進。

沒錯,豪格這一路清軍從占據亳州開始就每隔二十裡下一寨了,而且還是依著渦水下寨。每一寨都會留下落乾八旗兵、漢軍和綠營兵。還在亳州、宿遷、太和、穎州、蒙城等州縣駐紮了一些守軍,派出了州官縣官。

既然豪格沒有追著黃得功打,那麼將其引誘至洪澤湖以北一帶痛擊的計劃也就失敗了。

如此一來,大元帥府就隻能指望誘敵渡淮可以成功了。所以才會下令給中都留守司,在放棄淮北地盤的時候,給清軍留下一些船隻。

而這番操作,其實是多餘的。因為豪格、鼇拜一開始就做了渡淮南下的準備——如果他們倆沒這心思,就憑朱純臣、侯恂、李岩用兵的本事,壓根不可能把豪格、鼇拜這樣的角色騙過黃河。

而豪格、鼇拜之所以敢渡淮,當然也是有所憑借的。他們的憑借,除了騎兵的絕對優勢和八旗天兵強大的“督戰能力”,就是一支強大的炮兵了!

滿洲人從努爾哈赤時代起,就非常重視火器,特彆是紅夷大炮!而在他們入關並遷都北京後,又經曆了多次攻城戰和圍城戰,自然總感到火力不足了。

所以多爾袞一再下令各旗漢軍全力以赴鑄造紅夷大炮,還千方百計搜集善於鑄造的工匠,直接編入八旗漢軍。另外,多爾袞還在山海關和宣府鎮搜羅到了不少紅夷大炮。

因此到了崇德二年的時候,八個旗的漢軍都有了一到兩個紅夷大炮牛錄。

而跟隨著豪格南下的八旗漢軍部隊分彆來自正藍、鑲藍、正紅、正黃和鑲黃等五個旗,一共配備了四個紅夷大炮牛錄,總共裝備了四十門紅夷大炮!

這些大炮不僅可以攻城,也可以架在大江大河邊上封鎖航道,而且還可以用來野戰!

因此在多鐸和鼇拜看來,渡江也許不容易,但是渡淮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而且他們還打算在淮河上架設浮橋,並且在浮橋兩岸修築炮壘,布署紅夷大炮以封鎖航道,避免明軍水師破壞浮橋。

這樣他們渡淮以後就能進退自如,即便不能完勝,也能飽掠而還......

如果豪格能飽掠淮南而還,多鐸又陷在山東這個沒什麼油水的泥潭裡出不來,那麼多爾袞的威信可就得猛打一個折扣了!

......

蒙城縣衙,大清靖遠大將軍行轅。

一個倒掛眉毛國字臉,嘴巴鼻子都比一般人大一圈,年紀約莫四十來歲的壯大漢子,飛步走進了茅草屋頂的大堂。

隻見他跑到上身隻穿著件褂子,正拿著蒲扇在呼哧呼哧扇風的豪格跟前,恭恭敬敬打了個千兒,“尚可喜給王爺請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