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哼了一聲:“他躲在四川稱王稱霸,可是舒坦了,怎會和額聯手?”
“皇爺,四川傳來的消息可不是這樣的,”顧君恩道,“張獻忠沒舒坦太久......他在成都稱了帝後,就開始走下坡了。不僅在漢中被咱們打敗,而且還一群明朝的殘軍圍攻,屢戰屢敗,非常難堪,連重慶都丟失了。”
張獻忠的命運和李自成居然有幾分相似,他入成都建大西前運勢不錯,也打出了勢不可擋的氣勢。可是在成都當上了大西皇帝後,就開始落了下風。不僅被李自成派去漢中的製將軍賀珍打敗,而且還被曾英、李占春、於大海、王祥、楊展、曹勳等一票四川的明朝將領圍攻。
這幫明朝將領在張獻忠殺進成都前看著都不怎麼能打,可是在張獻忠入成都當皇帝後突然都神勇了起來,紛紛聚集兵馬,拉起大旗和大西軍乾上了,而且還打得有聲有色的!
到了崇禎十八年春天的時候,朱慈烺任命的雲貴川總督馬士英攜帶大量的軍餉、軍資和數千貴州兵,以及“五年免賦”的太子令旨一同抵達四川的遵義府(遵義府就是原來的播州,在明末時屬於四川省)後,張獻忠的麻煩就更大了。
四川是天府之國,受小冰河期的影響不大,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是太苦。所以四川人根本不盼著張獻忠來“拯救”,而張獻忠也不是李自成那樣在中原馳騁的英雄——四川人也知道得中原得天下的故事,更知道自古割據四川的政權都不長久。因此願意投靠張獻忠的四川人並不多,等朱慈烺的免賦令旨一到,張獻忠在川東的統治就到了崩潰的邊緣。
在這種情況下,馬士英就會同代理四川巡撫馬乾、在鄉的前任山海關總兵甘良臣、涪州參將曾英、遵義參將王祥,以及駐軍石柱的四川總兵秦翼明(秦良玉的兄弟)等軍一起反攻重慶,居然在三月份時得了手!
而川南、川西一帶的明軍殘兵也推曹勳為帥,在大渡河流域舉兵,目前曹勳占據雅州,楊展占據嘉定府,也都鬨騰得挺歡——因為有“五年免賦”的大餅,投靠曹勳、楊展的川人比曆史上更多。
這樣發展下去,張獻忠隻怕死得比曆史上還要快!
“活該!”李自成冷笑,“誰叫他自作主張當皇帝的?現在被人圍攻了吧?額倒要看看他還能支撐多久。”
“皇爺,”顧君恩低聲道,“您知道當年劉皇叔是怎麼取益州之地的嗎?”
“劉皇叔?”李自成一愣,“那個哭鼻子的大耳賊劉備嗎?”
“對啊!”顧君恩原來也是熟讀《三國演義》的謀略家,他說:“現在張獻忠的形勢非常危急,被川軍圍攻,疲於應付,和當年劉璋所麵臨的局勢是一樣的......而皇爺將要占有荊楚,不就是劉皇叔的局麵嗎?而且皇爺和張獻忠都是義軍,是有香火之情的!”
李自成的這位二軍師雖然不會“數手指頭”,但是對天下大勢還是有一定見解的。
他現在已經知道大順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了,現在能求的也就是個三分天下的機會。
而三分天下,就得在川楚、中原、東南三者間取其一才有可能。
現在中原歸了大清,東南則為大明所有。而且大清有計口授田,有圈地設旗,局麵是可以維持的。大明也在整理土地,嚴征商稅,還有東南財富彙聚之地,而且還能得到西洋火器技術,也已經穩住了陣腳。
所以大順現在能奪取的地盤就隻有川楚之地,走三國時候蜀漢的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