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不是投江,是北伐!(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255 字 2024-03-24

投江自殺是不可能的,至少德安府安陸縣的舉人彭子勤這輩子都不會去投江自殺的。他今年還不到三十,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還想著高中進士,然後去當大明朝、大順朝或者大清朝的高官呢——給誰當官無所謂,貳臣三臣四臣也沒什麼,關鍵是有官當,有錢撈,可以光宗耀祖!

可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大明、大順、大清這三家都在變壞!

上回大明朝廷在南京開恩科的時候他就去了,他可是一肚子學問,對五經中的《禮記》和《春秋》特彆有研究——明朝書生往往會在“五經”中選取一經進行鑽研苦讀,作為自己的“本經”,以應付科舉。其中也有些比較有才華的書生會兼修兩經。彭子勤就是這種兼修兩經的大才子。

可他怎麼也沒想到,這次的恩科不考四書五經,不比八股文章,而是一篇策論定高下!

策論他當然也會寫了!他也是熟讀史書典籍的,古人的大道理張口就來。

可是恩科策論的題目居然是收商稅!這是橫征暴斂啊!彭子勤可把自己的舉人身份借給三個安陸商人使用來著,怎麼能容得朝廷出了橫征暴斂的奸臣?當時就跟著一群正義感爆棚的舉子鬨起來了。

結果就被一群操作北方口音的“喪家之儒”揪著一頓暴打......真是斯文掃地啊!

所幸的是,他隻是被打了一頓,舉人的功名還在,而且湖廣這邊暫時不是“黑心太子”直領的地盤,所以他的好日子還持續了一陣子。

在南京碰壁之後的彭子勤,也沒有放棄考試做官的理想。而是瞄上了隔壁襄陽府的李自成——大明有“黑心太子”,看來是不長久了。

而韃子那邊也不知道吃錯什麼藥,要倒孔夫子的鬥,那裡顯然不是讀書人做官的好地方,所以這天下怕是終究要姓李的!

可是他的美好願望再一次落了空......大順朝居然搞起了計口均田!還不再他們現有的五個府地盤上搞,要到彭子勤的家鄉搞,要均彭子勤家的田。

這可真是要人命了!他也顧不得出仕做官,趕緊就帶著家裡麵的浮財到了漢口。沒來得及喘口氣,大順天兵就跟來了......

於是彭大舉人一大家子人空著手到了武昌府城,由於沒錢吃飯了才跟著鬨事兒的。他要是肯投江自殺,問題就都解決了,還鬨騰個啥子?

現在彭子勤和幾百上千個湖北籍的舉人、秀才都已經聚集到長江邊上。他們還打著許多用破破爛爛的各色布料做成的旗幟,旗幟上還有字兒,不是繡上去的,還是用毛筆寫上去的大字兒。什麼“吊民伐罪”、“北定中原”、“驅除流寇”、“收複顯陵”、“誓殺李自成”等等的。

原來他們不是要投長江,而是要北渡長江去殺李自成!所以他們不僅打著旗號,還帶著殺人的凶器——有兩尺多長的木棍,有打小孩子手心的戒尺,有切肉的菜刀,有砸人腦袋的磚頭!長家夥短刀子倒是一應俱全,夠在武昌街頭打場群架了。

可是要打李自成的大順天兵,怎麼看都有點送死的意思!

守在長江岸邊的是劉孔昭部下的兵丁,他們不是克難新軍,而是南京班軍的餘部,都是南人,對士大夫也高看一眼。當然不能眼睜睜看著這裡千把個讀書人去漢陽送死啊!所以就攔著他們不讓去——其實不攔著他們也去不了。現在漢陽門碼頭上沒有船隻,他們怎麼過江?遊過去嗎?

而劉孔昭的江都兵一阻攔,彭子勤他們就有了表演的機會了,一個個都義憤填膺,慷慨激揚。

“我等湖廣書生,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怎可置江北父老,興獻帝陵寢於不顧?”

“我等要北上討賊,爾等也是大明兵丁,不隨我等北上報國也就罷了,怎麼還要攔阻?”

彭大舉人也不失時機的挺身而出了,他的長相不錯,高大魁梧,國字臉龐,五官英挺,頜下長髯三縷,一直留到胸前。看著就是一代名臣忠良啊!

彭大忠良一身儒裝道袍(不是道士穿的道袍,而是一種儒服),雙手各拎著一把菜刀——也不知從哪兒“順”來的?他是舉人嘛,不告而取兩把菜刀還能叫偷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