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漲了......”
“他娘的,還讓不讓人活了?”
“一鬥米五錢五分啊!”
“上個月還是四錢呐!”
“這他娘的是什麼世道?”
“俺那孩兒給太子爺當兵才多少軍餉?現在家裡連五鬥米都吃不起了......”
“他娘的,逼急了老子就搶!”
“對!沒得吃就搶!”
“搶搶搶......”
“對,搶他娘的!”
原來今天是克難新軍發餉和兵部向北府難民發放救濟的日子。克難新軍並不是家家都有授田的,許多人功勞不夠,還有一些則是水軍,沒有土地可以收租,家裡吃的米糧就得花錢去買。這部分新軍官兵,如果有家人居住在南京,軍餉一般直接給家裡,家人拿了再去買米。
另外,南京這邊還有許多北府難民,官方正式的稱呼是“義民”,是不甘心被東虜和流寇奴役而追隨太子殿下南遷的。他們的戶籍都有兵部負責登記管理,可以優先從軍,如果生活困難,還可以從兵部領取救濟米。不過從上個月開始,因為兵部也沒了餘糧,所以就改成發錢,讓他們自己去買米糊口。
而南京市麵上米價不斷上漲,就對這兩類人的生活構成了極大的壓力。
劉永隆買米的這條巷子因為靠近龍江口碼頭,所以米行雲集,算是個集散市場,從這裡買米要便宜一點。隻是入內城時要交一次“進門稅”,不過北府軍的家眷和義民大多住在外城東麵,可以從外城繞道過去,不必交這個稅。
所以貪便宜的軍士家眷和難民都跑這裡買米,可是他們今天卻發現這裡的米也不便宜了......他們手頭的銀子,已經買不夠一家人一個月的飯錢了!
他們這些軍眷難民可不比劉永隆,都是兩手空空跑到東南來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典當發賣。沒錢買米就得挨餓,不想挨餓,那就隻能放搶了。
反正這幫人一無所有,也沒什麼好怕的......現在駐紮南京的克難新軍還都是他們的子弟兵!吳兵部不替他們做主,還能替哄抬米價的奸商做主?
因此一有人喊搶,整條巷子就都亂了套,暴怒民眾像潮水一樣衝向巷子裡麵的各家米行,目瞪口呆的夥計掌櫃連上門板的時間都沒有,也沒人敢抗拒這群餓瘋了的北人流民,全都抱頭鼠竄去了。
而劉永隆夫婦倆也是倒黴催的,好好一車糙米,全都給搶了,劉秀才還想抗拒一下,結果就被不知道誰一悶棍砸破了腦袋,當場暈菜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