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不交稅,沒保護(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157 字 10個月前

堵胤錫道:“因為計口均田!”

朱慈烺沉默不語。這個問題在武昌行宮這邊爭執了不少時間,到現在也沒最後的結論。

堵胤錫說,“紳商本是一體,紳亡則商不存!如果殿下想要儘快恢複湖北糧道,那就請殿下在恢複荊襄全境後立即撥亂反正,還湖北一個朗朗乾坤!”

堵胤錫的觀點當然是有點道理的!朱慈烺不是流寇,也不是韃子,他是大明撫軍皇太子,代表的就是舊世界,而不是砸爛之後再重建的新秩序。

所以收複湖北的荊州、承天、襄陽、德安、漢陽等府後,理所當然要將土地歸還舊主。

堵胤錫又道:“太子殿下,朝廷為政必須要公私分明!公田就是公田,私田就是私田。否則受害的不是湖北縉紳,還有追隨太子殿下南來的北方壯士啊!”

跟著朱慈烺跑路到江南的北人中有不少也是地主,如果朱慈烺不能為湖北縉紳撥亂反正,他又怎麼會在北地撥亂反正呢?如果他承認了李自成在湖北的“土改成果”,他當然也會承認多爾袞在中原計口均田的結果。

這樣一來,朱慈烺的北府軍將,還有什麼北伐中原的動力?

朱慈烺瞅了一眼軍師李岩,他是河南人,當然是大地主了!

“太子殿下,”李岩當然明白朱慈烺的心思,連忙開口道,“北地有旗地四千餘萬畝,足夠籌壯士之功。至於東虜均給平民百姓的土地......若要複歸原主,那一千多萬北人恐怕就都是東虜的腹心了!”

朱慈烺微微一笑,這個李岩當過流寇,覺悟到底是高的!

“是啊!”已經是克難誠意伯的劉孔昭附和道,“千萬北人當有百萬壯士,如果皆為東虜前驅,中原還有恢複之日?臣以為朝廷應該承認流寇所均之田為耕者所有!”

劉孔昭雖然是南方的勳貴地主階級出身,但他現在已經完全投靠了朱慈烺,屁股當然也要跟著挪地方了。

“可糧食從哪兒來?”堵胤錫道,“如果不撥亂反正,湖北糧道就沒辦法完全恢複,一年至少減少幾百萬石,東南百姓就要挨餓了......這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啊!”

“這個......”朱慈烺笑了笑,“左班監察禦史紀坤和吏部員外郎黃宗羲到了沒有?”

紀坤、黃宗羲是代表督察院和內閣來向朱慈烺彙報“南京搶米事件”情況的,大元帥府也派了人來,是孝陵衛新軍指揮使張定邊。

李岩回答道,“紀坤和黃宗羲是昨日到武漢了。”

朱慈烺點了點頭,笑著:“此二人是有點想法的,可以叫他們參加明日的行宮合議,大家都聽聽他們的意見吧。”

其實朱慈烺心裡麵早就有了主張,把湖北土地還給所謂“原主”是不可能的——且不說生活在荊州、德安、承天、漢陽四個農業大府的幾百萬口人會怎麼樣,單說那些“原主”在過去那麼多年中為大明朝交了多少稅,就決定了他們的私有財產無法得到保護了。

湖廣那麼老大,一年才二百多萬石的稅糧總額,就是這個數目,又有幾年是收齊的?而每年從湖廣輸往江南的米糧怎麼都在一兩千萬石,大明朝廷在長江上的稅關又收了多少?

這幫湖北地主都沒給錢,還想朱大太子派克難新軍來保護?想得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