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不好,資本主義來了!(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265 字 2024-03-24

不過朱慈烺並不打算恢複舊有的秩序,所以在他離開武昌返回南京之前,推出了一個“贖買式土改”的湖北善後方案。

這個方案的細則,在朱慈烺離開武昌前的幾日,就製定完畢,並且在朱慈烺離開的次日,張貼在了武昌城各處城門口立起來的告示欄上。

出乎朱慈烺本人的預料,這個“贖買式土改方案”,將會把資本主義這個吃人的怪物,帶到湖北富饒的鄉村。而這隻怪物一旦在湖北鄉村站穩腳跟,很快就會憑借自身的高效率席卷東南農村......資本主義就要來了!

......

漢陽門外的碼頭終於有了點人氣,並不是有多少糧船沿著長江、漢水而來了,而是大批的兵船從下遊的小武昌開來了,密密麻麻的停泊在漢陽門碼頭外的江麵上。

這些戰船寄托了許多流亡武昌的士紳奸商們的希望,所以每天清晨,漢陽門一打開,就會有許多難民一樣的士紳奸商湧出來看——他們要看看船隊是不是已經出征?隻有打下了襄陽府和荊州府的西部,他們這些土豪劣紳在湖北的統治,才有可能恢複啊!

不過在今天早上,從漢陽門內出來的姚大橋和葉家鑫,卻看到讓他們詫異的一幕。

並沒有多少人擁擠在漢陽門碼頭上去向值守的兵士問東問西,大家都擁在漢陽門外新近豎立起來的告示牌周圍,七嘴八舌的議論著,不時還有人放聲大哭。

這是怎麼回事兒?

難道太子爺不打算出兵收複荊襄之地了?

姚大橋和葉家鑫都是一怔,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快步走到了告示欄外圍。

這邊人山人海的,擠是擠不進去的。不過這難不倒姚大橋,他交遊廣泛,很快就找到一個蹲在路邊流眼淚的書生打扮的中年人,正是上回拎著菜刀要去“劈李自成”的德安舉人彭子勤。

他比去年冬天的時候又苗條了不少,臉色灰灰的,一看就知道營養不良——從去年冬天到現在,流亡武昌的這些湖北士紳奸商,大多在吃“救濟粥”活命。如果手頭還有點資產的,像姚大橋這樣的,日子還能過。

而彭子勤幾乎是捏著兩個拳頭逃出來的,啥都沒有,一大家子隻能喝粥了,全都餓得兩眼放綠光了。餓得實在沒辦法時,他都想著要賣掉兩個小老婆了,但是到最後還是下不了狠心,隻好一家人一塊兒挨餓!

不過混到了這種即將餓死的地步,彭大舉人和聚集在武昌城內的大部分舉人、秀才,依舊不肯接受朱慈烺開出的“武昌薄田置換方案”——彭大舉人手裡還有三四千畝德安農田的田契啊!要是能拿回來,他還是個大地主......怎麼肯放手?

所以彭子勤和一票有點頭臉的湖北士紳,這些日子都在和朱慈烺耍無賴,一會兒去孔廟哭,一會兒去太廟(武漢現在是江都了,當然有太廟)哭,一會兒又在武昌行宮外麵哭。

哭來哭去,還真把“土地置換方案”給哭沒了,給換成了糧食補償方案。根據土地的肥瘦,一畝補糧兩石到四石,而且還要在荊州、襄陽、德安三府收複後,分五年兌付。當然了,這些糧食也不是大明朝廷拿出來的,而是分到土地的湖北農民出——農民多出一點,地主少拿一點,分到官田、軍田、隱田的農民也要一樣出糧贖買!

彭子勤家有三千四五百畝土地,大部分是旱地(他是德安的,那邊的土地在湖廣算差的),但是拿到七千石白米的補償還是沒有問題的。即便分五年兌付,一年也有一千多石可以拿。比起之前的“土地置換方案”倒是多了一些。可是九成的身家還是折騰沒了......與此同時,彭子勤的舉人功名依舊會失去,戶籍也會被遷移到武昌,而且他和他的兒子、妻子,終身不得在德安府置業。

所以他心裡麵難過,就在告示欄外圍哭了起來。不過當他將朱慈烺給出的補償方案告訴姚大橋後,這位奸商卻忽然放聲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發財了,發財了......這可是發財的機會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