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明眼人都知道,紀坤此去山東,必有特殊使命!
“春帆兄,你這回可是如願了,雖然掛著禦史的名,可實際上卻是欽察大臣,代天巡狩啊!”
黃宗羲似乎很羨慕紀坤,但是紀坤自己卻隻是不時歎息。
“不是真禦史,卻還是酷吏,當太子爺的鞭子去抽打淮北、徐海、山東的那幾位。可那幾位又豈是好對付的?這趟差事要辦好可不容易!”
史可法、高宏圖、左懋第、黃得功和高第不是左夢庚之流,左家軍這幾年的日子太舒服,消磨了鬥誌,不怎麼能打了。而他們這些人可身處對抗韃虜的第一線!
“怎麼會?”黃宗羲笑道,“太子殿下現在可是如日中天,手長得都快伸到廣東去了。”
紀坤笑了笑:“就是因為太子殿下的手伸得長了,淮河以北的那幾位才會蠢蠢欲動......到現在為止,克難新軍的模範師才隻七個,獨立的鐵甲騎兵團和炮兵團都隻有兩個。總共不過十一二萬的精兵,能控製多少地盤?現在散得到處都是,對淮北、徐海、山東的掌握自然就弱了。要不然黃得功和高傑怎麼會掐起來?”
模範師本來是前師、後師、左師、中師、右師、第一師,最近又添了個近衛師——近衛師的番號最早出現在唐家山戰役前。不過戰後又很快撤銷,臨時編入的陝西兵也變成了新兵重新受訓,其中一部分能騎馬、養馬的,則轉成了騎兵。
到了崇禎十九年秋,近衛師又被重新組建,成了第七個模範師。
與此同時,向荷蘭人訂購的西班牙輕型火槍也大量到貨,各個模範師也開始大量換裝。而被淘汰下來的鳥銃,則配備給了二線團隊。
除了七個模範師之外,大元帥府還陸續組建了二十八個滿編人數可達兩千五百人的團和十二個由諸衛軍的協改編而來的步兵團。
而這四十個團的裝備、訓練,將會逐漸和編入模範師的一線團一致。隻不過朱慈烺拿不出足夠的馬匹以供騎兵團和炮兵團使用,所以無法用這些團組建更多的師——一個模範師除了四個步兵團之外,還必須配屬一個炮兵營(擁有兩個炮兵連和一個工兵連,其中的兩個炮兵連可以拆成四個半連,配屬步兵團)和一個輕騎兵營。因此需要大量的戰馬、挽馬。
在沒有馬匹,也無法配備三磅炮(這年頭的大炮要比十九世紀重,必須要用馬拉,牛當然也可以拉,但是牛比較容易受驚,不適合在戰場上機動)的情況下,以步兵團為單位的新軍,並不具備強大的野戰能力,但是可以用來守衛城市和要塞——對朱慈烺而言,火炮的數量不是問題,所以他可以組建許多沒有馬拉的炮兵連,甚至可以給每個步兵團都配一個。
而這些不大能機動的炮兵連,也不是完全不能動,隻要戰場擺在可以通航的河道沿岸,就能用船隻把它們運上戰場了。
不過給所有的二線步兵團配屬火銃、火炮(沒有挽馬)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在目前,真正擁有較強戰鬥力的新軍,也就是七個步兵師外加四個騎兵或炮兵團。
在這種情況下,朱慈烺就不能和淮北那幫充當肉盾的軍閥撕破臉......他進步當皇上的事兒,最好也能得到他們的支持,至少要來捧個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