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出兵,直撲北京......看著就很厲害啊!
史可法、高鴻圖、左懋第、朱以海四人看著地圖上又粗又紅的箭頭,一個個都喜不自禁了。
到底是大元帥府的高人製定的方略,看著就靠譜啊!至少比他們原本打算的兩路北伐要強多了——他們的兩路北伐軍的進軍方向都不一樣,一路在遼西走廊轉悠,一路去打河南......萬一多爾袞腦抽了,就是不管遼西,而是帶著主力下河南來砍人,史可法、高鴻圖、左懋第、朱以海他們四個不是傻眼了?而這個五路進攻方案就高明多了,五路當中隻要有一路得手,東虜就算完蛋了。
“好,好......五路北伐,會攻北京!這下東虜可死定了!”
“多爾袞縱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五路出兵啊!”
“他們才多少人?分了五路,還不給咱們各個擊破?”
“沿著運河打過去好啊......糧道有保障,萬一不成,退路也方便。”
“怎麼可能退呢?東虜必敗無疑啊......對了,軍師,這五路大軍,出兵可有先後?”
李岩笑著答道:“由覺華島出兵的這一路先動,今冬海麵封住後就走冰麵去寧遠。”
“冬天出兵?”黃得功愣了愣,“寧遠那邊冬天可冷了......官軍是南兵,能吃得消嗎?而且冬天也不利於攻城吧?”
吳國勇就是寧遠衛人士,他笑著說:“這都不是啥問題......天冷穿暖點就是了!而且克難新軍裡麵本就是北人占絕大多數,不怕冷的。至於攻城嘛,爬城牆不容易,開炮轟城怕什麼?天冷一點炮身還能涼得快些呢!”
“炮轟寧遠衛城?”黃得功想了想,“寧遠衛城可堅固呢,怕是紅夷大炮也啃不動吧?”
海軍司使黃斌卿接過問題道:“所謂紅夷大炮乃是西洋人的十二磅長炮,在西洋那邊算不上巨炮......兵部火器司向西洋人所訂購的大炮中最沉的是三十六磅長炮,彈丸比紅夷大炮所用之彈丸更重兩倍,可謂無堅不摧!”
史可法插話問:“那麼重的炮,能運去寧遠?”
黃斌卿道:“已經有一門運去覺華島了!一旦海上冰封,就能把這門大炮用冰撬拖去遼西陸地上。”
“那麼重的大炮是怎麼弄上冰撬,又怎麼運下來?”黃得功接著問。
他問的是細節,因為他知道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事情有時候就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我們從西洋購買了幾架大力吊機!”
黃斌卿說的是人力腳踏式吊車,古羅馬就有了,不過一直沒有傳到中國。
朱慈烺也沒想到這玩意兒,是接了兵部火器司訂單的荷蘭人想起來的——那麼大的炮運來中國後要怎麼裝卸?怎麼運輸?還是再加訂幾架吊車、四輪馬車,哦,還要再買十匹夏爾馬來拉炮......
現在吊車、四輪馬車和夏爾馬已經陸續運抵了,其中吊車和四輪馬車還有了“山寨貨”。三十六磅大炮也開始“山寨”了,隻有夏爾馬沒辦法,因為運來的十匹夏爾馬都是“太監”,閹割過的。
“還有這等奇技淫巧之物?”
”的確是巧......”
史可法和高鴻圖兩人感慨著,他在一旁聽黃斌卿說了“吊車”的事情,也是大感訝異,這西夷人的心思也真是巧啊,隻可惜沒用到大道上......
黃得功則笑道:“有三十六磅西洋大炮,寧遠堅城就不難打了。”
高傑也道:“寧遠一旦收複,東虜在塞外的老家就懸了,多爾袞豈敢坐視不救?”
李岩冷笑道:“大冬天的行千裡路趕赴遼西可不容易,哪怕是東虜怕也得傷筋動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