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山海關總兵鼇拜(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403 字 10個月前

而山海關的關城在建設的時候就是麵向東方來敵的,所以關城向西的防禦很弱,城牆低矮單薄,根本禁不住紅夷大炮的炮擊。

一想到山海關難守,鼇拜忍不住就歎了口氣兒。一旁的多鐸似乎聽見了他的歎息,扭頭看了他一眼:“怎麼?你這個滿洲第一勇士在擔心守不住山海關嗎?”

“當然不是,有奴才在,保管讓南朝兵馬越過山海雄關一步!”

這話說的實在是彆扭啊!

鼇拜忽然覺得自己好像變成吳三桂了......

多鐸點點頭,笑道:“有你鼇拜守著山海關,本王就放心了......不過不讓南軍越山海關一步可辦不到啊!他們和咱們當年是不一樣的,不僅能從遼西走廊殺過來,還能走水路繞道山海關西麵。所以這山海關是極不易守住的,也就是你鼇拜有辦法了。鼇拜,你有什麼辦法?說給本王聽聽吧!”

鼇拜苦苦一笑:“王爺,您真是抬舉奴才了,奴才不過有點蠻勇,衝鋒打仗還成,要說辦法......唉,也就是點笨辦法。”

“怎麼個笨辦法?”多鐸問。

“就是沿著永平府的海岸建烽火台,”鼇拜道,“永平府的海岸大約有300裡,10裡建個烽火台也就是30座烽火台,也不費什麼事兒。等烽火台建好,南軍再來,咱們就能馬上知道了。”

“知道了以後呢?”多鐸又問。

“當然是馬上點齊人馬,撲過去和南軍交戰了!”鼇拜思索著道,“南軍棄船登岸總要花點時間,上岸後還得整頓,如果能趁著他們立足未穩,就以精兵擊之,說不定就能一舉將其擊潰了。”

“如果不行呢?”多鐸又問。

“那就......”鼇拜搖搖頭,“那就隻能堅壁清野,死守山海關了!不過山海關西麵的城牆低矮單薄,壕溝又窄又淺,得花不少功夫修整了。”

多鐸道:“本王已經給咱老八旗在永平的莊子下令旨了,讓他們向山海關上派包衣奴才和佃戶,你到任後就用這些包衣奴才去加固關城,修建烽火台吧!”

鼇拜稍稍鬆了口氣,就在馬背上行了一禮,“奴才謝過王爺。”

原來永平一帶的土地幾乎都被入關的八旗都統司和王公大臣圈占了——八旗入關前是分地到戶,入關後則變成了王公大臣圈地到戶,八旗都統司圈地到旗。普通的八旗兵丁不分地,但是可以從各自所屬的都統司衙門領到祿米。而各個都統司則把分到的土地交給包衣奴才耕種或者租給佃戶耕種。

所以在永平一帶,有大片屬於各旗王公大臣和各旗都統司的田莊。多鐸用定國大將軍的名義就可以從這些田莊調人調糧,用於山海關的防禦。

......

“山海關,你們覺得現在是否該去打一打?”金州中左所城內的官衙中,剛剛抵達的吳國勇正在主持軍議,參加的人有高傑、沈廷揚、劉崇儒(火銃劉)、劉鑫宇、張煌言等人。

除了高傑、劉鑫宇,其他人都是在金州中左所城克複之後渡海而來的。

金州中左所,也就是旅順口這塊地盤的戰略價值那是怎麼高估都不為過的。曆史上旅順口可號稱是遠東第一軍港來著!

當然了,就港口本身來說,遠東第一是根本輪不上的。但是對於一個跨海而來的軍事集團而言,控製旅順口就有了爭奪遼東半島的基地,而遼東半島的又是向東北這塊肥沃遼闊的土地挺進的跳板。

如果單從地理位置來說,曆史上明朝在崇禎六年七月喪失旅順的後果,恐怕比東江鎮的傾覆更加嚴重——清軍為了攻占旅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光是有名有姓的將領就沒好幾個,包括費英東之子納海,甲喇額真嶽樂順、護軍校額德、千總程國輔等人......而鎮守旅順的大明遼南總兵黃龍和部將李惟鸞、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等人,也都在此戰中壯烈殉國。

想當初的旅順打得那麼艱苦,現在卻輕易被明軍奪回,明清強弱轉換,也由此可見一斑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