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些日子除了慢慢集結他的封建軍隊,就是在用新式戰法操練軍隊了。
在朱慈烺發動第二次北伐之戰的時候,多爾袞這邊正在進行一場軍事改革——這一屆的韃子可是最會學習和進步的一屆了!從皇太極開始,到多爾袞為止,生生的從一個比部落聯盟強不太多的草創的國家,進化成了一個各種製度都比較嚴密的半官僚、半封建的大帝國了。
所以當他們遭遇了吸收了西方軍事科學最新成果的“近代化明軍”之後,自然也開始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改進了。
改進的方向有兩個,一是加強火力,二是加強機動性。
之前的清軍雖然號稱“弓馬無敵”,但實際上隻是騎馬步兵,機動性並不很強。而且清軍雖然也重視火炮,還把紅夷大炮拉上了野戰戰場,但是野戰時的火力在當下這個時代也算偏弱的。
隻是他們的對手更弱,所以才打出了天兵無敵的效果。
而這種“天兵無敵”,也遠遠不是“九旗勁旅”可以達到的最強狀態!
“九旗勁旅”的最強狀態,在多爾袞的設想之中,就是騎兵、騎馬步兵和輕型化的野戰炮兵的組合。
而當大清九旗的九萬大軍慢慢彙集到鄭州後,多爾袞並沒有急著出征,而是不緊不慢的在鄭州城外校閱和調教這支軍隊。
到了十月上旬,多爾袞還組織了一次十萬人(包括包衣奴才)參加的機動演練,繞著鄭州跑了兩圈,跑出了日行75裡的“高速”——十萬人的軍隊,拉著48門3磅青銅炮和48門一斤大將軍炮,還帶著大批的輜重車隊,能夠日行75裡實在不算慢了。
而且跑了幾日後,回到鄭州城外駐地的大軍依舊士飽馬騰,看上去隨時能夠投入戰鬥。
“恭喜皇阿瑪,賀喜皇阿瑪,皇阿瑪有了這等精兵,一定能旗開得勝,大破南明......”
戰士們的歡呼聲還沒完全停止,跟著多爾袞身邊的敬謹郡王尼堪就翹起大拇哥誇了起來。
“皇阿瑪真是用兵如神,練兵更如神啊!這才幾日啊!就練出這等天下無敵的勁旅......”
去年病逝的阿巴泰的三子,端重郡王博洛也跟在尼堪一起吹起來了,一張看著非常忠厚的麵孔上,都是仰慕得不行的表情。
“有皇阿瑪在,咱大清早晚一統天下啊!皇阿瑪練出的精兵,那簡直就是天兵啊!”
代善的世子滿達海也不甘人後,也開始跟著一起派皇阿瑪的馬屁了......哦,不是馬屁,都是掏心窩子的話。
多爾袞聽著尼堪、博洛、滿達海掏心窩子的話,心情也大好起來了,扭頭對他們仨說道:“朱家的小皇帝就是本錢厚一點,論起用兵打仗,他可差遠了......他的克難新軍如果在淮河南岸呆著,朕也的確拿他們沒招兒。可他偏偏不知死,禦駕親征來了北地。北地打仗靠得是馬軍,過去咱們是上馬衝陣,下馬肉搏,再加上騎射步射的硬功夫,便能掃平四方了。如今又多了個馬拉炮,咱一樣能玩轉!”
“皇阿瑪,”已經玩過“馬拉炮”的尼堪躍躍欲試,“這頭陣就給臣吧......給臣一萬勁旅,十二門紅夷小炮,保管能解了聊城之圍。”
“哈哈哈,”多爾袞大笑道,“咱們四條腿的馬軍需要去聊城解圍?那是叫朱家小皇帝牽著走......朕不敢那事兒,朕要牽著朱慈烺的鼻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