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期的凜冬終於來臨了,在幾場暴雪過後,魯西、魯北的大平原,就被一片白茫茫的積雪覆蓋了起來。運河、大清河、土河、舊黃河,這些橫亙在魯西、魯北土地上的大小河流,也全都封凍起來,再也阻擋不住清軍的鐵蹄了。
就在孔有德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痛飲砒霜酒的時候,在距離聊城一百幾十裡,隸屬於濟南府的禹城縣和濟陽縣境內,一條由八色騎兵和綠色的騎馬(騎騾)步兵,還有馬拉的紅夷小炮和一斤大將軍炮組成的行軍長龍,正滾滾向前,以不可阻擋的趨勢,一路殺向大明朝的山東首府濟南!
這支部隊就是由大清端重郡王博洛所率領的撲擊濟南的大軍,清一色的“四條腿”,日行七八十裡也許做不到,但是在這冰天雪地當中每天走上五十裡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這個行軍速度朱慈烺的克難新軍當然也能辦到,但是快速行軍的前提是不能頻繁遭到敵人的騷擾和阻擊,並且路況良好,暢通無阻。路況什麼的暫且不說,在前線行軍中不頻繁遭到敵軍的騷擾、阻擊,就是個不大容易達成的目標。在華北平原上,要達成這一目標,就得擁有可以壓製敵方的強大騎兵!
而騎兵恰恰就是如今明軍的軟肋,清軍的強項!
在濟南府境內的大清河、土河流域,雙方的地盤犬牙交錯,攪成了一團!
大清擺在這一帶的是正綠旗的二三十個牛錄,而大明一邊則是高鴻圖麾下的武裝地主——兩邊都有刀把子,而且還有深仇大恨!這一帶的土地原本都是山東這邊的地主老財的,現在給大清綠旗圈了那麼多,這恨有多深,拿腳後跟想想都明白了。
所以大清河、土河一帶在這一兩年中可是三日一小打,五日一大打,兩邊的打手都曆練出來了。
現在清朝那邊的綠營兵一縮,那還不是大明的地主武裝翹尾巴?
如果沒有強大的騎兵可以掃清沿途,這一路上光是應付小股部隊騷擾伏擊,就得大大拖慢博洛這股清兵的行軍速度了。
但是小股的地主武裝怎麼是博洛手下老八旗騎兵的對手?
八旗騎兵作為衝擊騎兵在這個時代的世界上也許算不得多優秀,但是作為偵查騎兵和輕騎兵,那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而且老八旗是全馬隊配置,人人都能在馬背上玩雜耍,足以承擔偵查、搜索、追擊這些非常重要的“雜活”。跟著老八旗混的正綠騎的主體也是大明東北、西北的邊軍,其中不乏優秀的騎兵,基本上也是人人能騎馬,人人有馬騎。
所以在博洛可以撒出去的遊騎兵人數很多,好幾千都有,彆說小股的地主武裝,就是大股的克難新軍騎兵也不敢和他們爭奪戰場控製權啊!
朱慈烺才多少騎兵?不過就是兩個團的重騎,再加上七個營(每個營就三百人出頭)的輕騎(配屬在師),加一塊兒才5000出頭。
其中半數的馬背功夫也不大過關,根本打不過老八旗的精銳,甚至比正綠旗的馬兵都不如——這是因為大批馬背功夫比較好的精兵(大多是家丁和流寇老營出身)在過去的幾年中得到了提拔,成了帶兵的軍官。
而且朱皇帝這邊也沒多少好馬可以用。這5000在役的騎兵,一多半都沒有像樣的戰馬可用。
明軍騎兵的馬背功夫不行,胯下的戰馬也不行,自然就沒有什麼本錢可以和清軍騎兵在遼闊的戰場上展開激烈的前哨戰了。
正經的明軍騎兵都不是對手,大清河、土河一帶的地主武裝就更不行了。
這還不是更慘的,更慘的是他們不僅沒法遲滯清兵的行動,連自家的堡寨壁塢都守不住——博洛這一路有一個紅夷小炮牛錄,裝備了6門三磅炮和6門一斤炮,打濟南那種堅城是不夠瞧的,但是尋常的地主堡寨怎麼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