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兩線激戰(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3706 字 10個月前

董鄂.杜雷在牛家莊內接到了多爾袞的命令。他是清初五大臣之一的董鄂.何和禮的五子,母親是努爾哈赤的女兒。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他這個外孫非常得寵,不僅官運亨通,而且還分到了正紅旗的兩個牛錄,得以位列入八分王公。不過從皇太極上台後起,他就開始走黴運了,打朝鮮的時候因為所部在漢城搶劫受了罰,崇德四年打錦州的時候因為所部退縮再次受罰,同年又被部下告發在入關打濟南的時候私自發掘明朝德王府所藏的財物論了死,皇太極假惺惺饒他一命,給一擼到底了,直到崇德八年才起複當了固山額真,不過那兩個牛錄是沒了......

而皇太極討厭的人,到了皇阿瑪多爾袞手裡,往往是能翻身的。所以杜雷在多爾袞這裡得了不少好處,封了二等伯,在正紅旗內的地位也穩穩當當的。

所以他對多爾袞也非常感激,關鍵時刻是肯賣死力氣的——多爾袞也知道這貨的脾氣,才把最艱巨的任務給了他!

他現在就指揮著正紅旗的十五個牛錄加上正綠旗的四個牛錄守在牛家莊,從龜山上俯瞰,他的部隊距離多爾袞的本陣很遠,距離李莊的清軍也不近,怎麼看都有點孤立。

在得到多爾袞的命令後,杜雷馬上點齊了兩個正紅旗的牛錄和半個正綠旗的牛錄迎了上去。

明軍的“莫裡斯營”對抗騎兵的能力很強,不過黃得功和李成棟的藩軍畢竟不是克難新軍。

後者是朱慈烺高價請來的洋將訓練出來的,而且各級軍官都在南京講武堂裡麵訓練過。另外,他們的裝備的火銃也比較好,已經開始大麵積換裝西班牙輕型火繩槍了!而且一線部隊(編入七個模範師)的士兵都有板條甲護身,清軍的弓箭很難傷著他們。

黃得功、李成棟的軍隊隻是學了一點“莫裡斯陣”的樣子,打是能打的,不過在清軍騎兵的騷擾下行軍就有點困難了。

好在李成棟的兩個槍騎兵營也不是吃素的,看到清軍騎兵數量不多,立馬嗷嗷叫著迎了上去。

他們當然不會所謂的牆式衝鋒了,沒有那麼厲害,就是幾十騎一群,靠近到一裡多到二裡的距離後,就夾著馬槍衝擊。現在他們和杜雷的人還有點距離,沒有開始衝陣,不過卻已經喊起口號了:“孔聖人保佑......刀槍不入啦!”

他們雖然不是曲阜練軍,但也是孔子的信徒......戰死以後,個個都是大儒啊!

杜雷這幾年都在山西剿三太子,可沒見過那麼生猛的明軍,頓時給嚇一跳,好在跟著他的那個正綠旗的牛錄章京是尚可喜的弟弟尚可愛,他可是和曲阜軍、泰安軍、淮北軍打老了仗,知道人家的‘一板斧’。於是連忙對杜雷道:“固山額真,咱們趕緊撤吧!南軍的槍騎兵厲害......”

“什麼?”杜雷一愣,然後就狠狠瞪了臉孔曬得黑黑,還有點胡子拉碴,一點都不可愛的尚可愛一眼,“我們滿洲勇士怎麼能怕尼堪的騎兵?”

尚可愛一下語塞,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他怎麼會怕明軍的騎兵?隻是不想硬碰硬......明軍的騎兵不是三板斧,而是一板斧的買賣,騎射不行,馬術也平平,就是仗著一身好甲玩夾槍衝鋒——他們的板條甲不僅堅固,重量也比較輕。所以穿著板條甲的明軍騎兵給馬匹帶來的負重,要比穿著棉甲加鎖子甲的清軍輕不少,所以在一開始交戰的時候常常能衝出高速度。

不過他們是一人一騎,而清軍騎兵,特彆是老八旗都是一人兩騎甚至三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