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燒錢,一點都不為過!
因為燒得太凶,連戶部尚書陳銳都外放去浙江了。
現在戶部的大坑暫時由蘇觀生頂著,不過他並不是朱慈烺心目當中填戶部這個大坑的理想人選。
放眼大明,能填戶部這個坑的人物隻有兩個,那就是沈廷揚和鄭芝龍了!
不過他們倆都是屬狐狸的,輕易是不會往坑裡麵跳的,現在就看誰會被藩債這個大套給套住吧?
套住了,就得乖乖來給朱皇帝賺錢贖罪了......
......
有人被套住了!
就在募資高達500萬兩的第二期藩債完成發行,以及大明朝廷宣布設立川黔總督衙門和川西節度使、川東節度使的利好發布之後,本來走勢昂揚的藩債價格就開始一路下滑了......
“跌了,跌了,怎麼又跌了......”
“跌,跌到60兩了......這,這可怎麼辦?”
“不要緊,會漲的,一定會漲起來的......朝廷馬上就要出兵打四川了!四川打下來,就能撤藩了!”
“可是朝廷從來沒說過打下四川就撤藩啊!”
“而且四川也不好打吧?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啊!”
“不好了,不好了......跌破60兩了!”
“完了,完了......”
“有人跳樓啦!”
還是米市街茶樓,還是和藩債有關,隻是從喜劇變成了悲劇!
藩債跌慘了,不到半個月,就從80兩左右,一路跌倒了60兩以下。跌去了四分之一......看著好像不多,但架不住有人加了杠杆啊!
因為債票的麵值是100兩,這個門檻足夠把升鬥小民擋在外麵了,所以參與的都是湖廣一帶的商人還有落魄士紳。
所謂落魄士紳,就是那些丟了湖北土地,被迫拿贖田米的倒黴蛋。這兩年武漢發展挺快,又成了米糧交易中心。所以這些拿著贖田米的落魄士紳,也大量的投入到了商業活動當中去了。也不乾什麼實業,大多靠放高利貸和炒賣白米賺錢。有些乾得好的還開起了錢莊,學著兩大銀行,做起了吸儲放貸的生意。
這些玩錢的,看見藩債行情火爆,不少就給騙進來了......然後就給套住了!
拿自有資本高位接盤的還好——朱慈烺還是比較有良心的,沒打算讓兩藩倒賬,所以這個兩行藩債嘛,四五十兩肯定是值的。八十兩以上買入就是輸一半而已......
可要是加了杠杆,那就真的要傾家蕩產了!
姚大橋就是加了杠杆的!他是74.5兩吃進了51萬麵值的兩藩債,這一筆現在輸了七萬七千兩......還能承受。
不過他在兩藩債跌破70兩的時候昏了頭,居然用手頭的“三個月期限的可轉讓藩債存單”向海商銀行抵押了29萬兩再去加倉買入了40萬兩麵值的兩藩債票(也是期貨)......這一筆到現在又虧了4萬兩出頭,兩筆相加,差不多虧了12萬兩。
他不甘心啊!想來想去,總覺得藩債跌到頭了,所以要繼續加倉買入......